近半个世纪的航天生涯中,戚发轫参与并创造了诸多“第一”:第一枚导弹、第一枚火箭、第一颗卫星、第一艘试验飞船……
记者:神七马上就要发射了,作为老一代航天人,您此时心情怎样?
戚发轫(以下简称“戚”):说一点不紧张是假的。毕竟这一次有神五、神六没有的动作――出舱活动。这个看起来轻松的动作,让航天员、地面人员丝毫不敢松懈。要知道,这次出舱的航天员将要穿着国产舱外航天服,既是对咱们太空科研水平的一种检验,也是对航天员行走太空的心理考验。
记者:自1996年10月以来长二F火箭已经连续66次成功发射了,尤其近十年来的载人航天工程也非常成功圆满,是靠什么保证了这样的不败纪录?
戚:对载人航天工程而言,就是一句话“生命高于一切”。我记得曾在俄罗斯观看过一次飞船发射,当时有个场面让我至今记忆深刻。2名宇航员进入飞船前,他们的飞船总设计师非常郑重地在一个纸板上签了字画了押,并握着宇航员的手说,没有把握,我不会送你们上天的。这样的画面触动了当时在场的每一位前来参观的中国航天人。后来,我们也是这样做的,我们也要向宇航员们保证,载着你们去探索太空奥秘的是一艘安全、舒适的太空船,你们放心吧。
记者:那么,有哪些具体措施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戚:比如说,正常情况下火箭升空到一定高度工作结束,箭船要分离,如果万一分不开怎么办?在十年前,工程总体就要求在飞船上再增加一项能让航天员手控发送分离指令的功能,以防万一。这个指令要从飞船送到火箭上,需要有独立电源系统支持,牵扯的问题多,解决起来也很棘手。不过,最后我们还是拿下了。现在,如果出现这种意外,手动操作是没有问题的。
记者:我们神舟飞船处于怎样的水平?
戚:这些年来,中国航天技术的进步非常大。我国用比较短的时间、比较少的投资,在很短的时间里达到了现在的水平,可实现人货合运,并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探月水平也和发达国家旗鼓相当。
国外的载人飞船,如前苏联的“东方”号飞船是单人单舱飞船,美国的“水星”号飞船是单人双舱飞船,航天员只能半躺在坐椅上,在狭小的空间里完成按电钮、拉手柄等操作动作。
“神舟”飞船越过了单人单舱飞船、单人双舱飞船阶段,直接采用多舱组成,飞船内空间较大,航天员既可以非常舒服地在舱内工作,又可以离开坐椅,通过舱门进入轨道舱内,进行各种科学实验活动。
“大火箭项目已经立项”
记者: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水平与美俄有一定差距。如果按照时间量化的话,会是多少年的差距?
戚:差距肯定存在。必须承认,跟他们相比我们还有较大的差距,我们要有忧患意识。现在我们达到世界一流的水平了。但是在一流里面,还有很大的差距。如果按照年段算,与美俄相比应该有20年的差距。
记者:中国有发展航天飞机的打算吗?
戚:没有。实践证明,我们的飞船是安全的,可靠的,也是经济适用的。
你看了资料也许知道,美国现在已经决定放弃航天飞机,下一代航天器将转向飞船。为什么,因为航天飞机造价高,且不是最安全的。两次航天飞机出事,就是佐证。
记者:中国航天计划的时间表是怎样的?已经准备到哪一步了?
戚:早在1992年1月,中央确定了921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确定了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建立一个大系统,把中国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天,运行一段时间,安全返回地面。这一步通过神舟五号和六号已经圆满实现。
第二步,要建立一个航空实验室,为第三步建立空间站做一些技术准备和技术实验。这就有很多关键技术要解决。
第三步,建立一个中国长期有人驻守的空间站,做很多地面完不成的工程、技术和科学实验。到目前为止,这些关键技术经过地面的长期准备,都已实现了突破。
记者:大火箭项目进展得怎样了?
戚:这个项目已经立项。到目前为止,要完成第一步和第二步的任务,现有的嫦娥F火箭就可以满足要求了。但是到第三步的时候,也就是探月进行到第二步的时候,现在运载火箭的能力就不够了,就需要具有更大运载能力的火箭。
“神五上天时我最难受”
记者:记得您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一句话,神五上天的时候,你心里特别难受?为什么?
戚:从事航天后,我发现事业和家庭是不能兼顾的,总觉得对不住亲人。在生活中我没有当好一个儿子,没有当好一个丈夫,更没有当好一位父亲。年轻时对父母,结婚以后对妻子,老了对儿女,都没有尽责,照顾很少,心里内疚。
我们搞航天的同志也大都有这样的经历,许多同志家里发生事情的时候,也不能回去。1999年底,我们正在研发神二。那时我们院长、副院长都在西安测控中心。有一天,院长说现在卫星进展挺正常的,我们准备回京一趟,你也回去吧。一进家门,发现好多年春节都没有回家的儿子也在家,我感到非常惊讶,这才得知老伴病得很严重,是肺癌晚期。
那时,老伴还很乐观,很坚强。她说现在医学技术这么好,不相信治不好这个病。在化疗过程中,老伴有一句话老挂在嘴边,能早点看到咱们中国人上天就好了。在杨利伟上天那一刻,我心里格外难过。这个难过不是说担心神五会出什么问题,而是难过老伴没有等到这一天。
记者:以后您有什么打算?
戚:为航天事业发挥余热,做个航天顾问。再有精力的话,就写点东西,把自己几十年中国航天人的经历写一写,做个总结。
(《新京报》9.22 吕宗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