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海外博士”归国渐成潮流

2008-10-12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2006年底,年轻的生物学家沈月全放弃崭新的芝加哥大学研究助理教授聘书,举家回国到南开大学任职之前,朋友们办了一个告别聚会。海外游子们举起酒杯,衷心祝贺这位朋友在祖国找到了好归宿。

这不禁让他想起2000年抵达美国时的情景。那时候,如果听说哪个留美中国学生要回国,大家的眼光是诧异的――“怎么

会想回去呢?”

仅仅过了6年,回国已是留学生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中西部地区同样感受到归国热

2008年7月,一份名为《美国大学博士学位获得者综合报告》显示,全世界“出产”当今美国博士最多的3所大学分别是清华大学(571人)、北京大学(507人)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427人)。

其实,这些学校一方面顶着“留美预备校”的头衔,一方面也成为海归们最青睐的机构。截至2007年9月,北大光华管理学院100余名教研人员中,60%以上在世界知名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34名教师中,绝大多数有在国外学习研究的经历。

地处中部省份的湖南大学,自2007年起收到的四五十份简历中,有一部分是来自世界知名大学的博士。

四川成都高新区,1000多名海归在这里汇聚。

国外发展也有瓶颈

眼下,34岁的沈月全是中国“973计划”最年轻的首席科学家之一,主持一个3000万元经费的项目,天津市蛋白质科学重点实验室归他负责。

如果还在国外,他走的会是这样一条路:向美国国立卫生院申请一笔每年25万美元的经费,过几年建起一个独立的实验室,然后等待取得终身教职。

但是,沈月全做博士后时就发现,美国的科研投入明显减少,生命科学领域申请基金的难度越来越大,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空缺职位越来越少。这无疑影响了留学生在美国的发展。

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何平也有同感。他1997年从清华大学本科毕业,2004年拿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何平发现,在经济与金融领域,留美的中国人常常从事着与数学密切相关的工作,而经济学中一些具有方向性、容易出成果的领域依然是美国人的天下。

何平说,他一回国就能接触到非常重要的课题,国内有很多领域等待他们去开发。

机遇、待遇和重视赢得回归心

沈月全教授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支持科研的力度非常大,敢于让年轻人挑重担。现在国内的实验设备,有些比国外名牌大学还好一点。

以往西方发达国家在待遇上的优势也逐渐被中国拉近。一位留学生认为,目前国内一线高校对留学归国博士的待遇,“已超越了一些美国大学提供的助理教授税后待遇。”

国内对于海归越来越重视。从牛津大学毕业的南开大学校长饶子和认为,1998年教育部和李嘉诚基金会启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成了非常响亮的品牌,海外学子都以当上长江学者为荣,“当时提出给10万元,我们都不敢想象。”当上长江学者后,饶子和的年工资涨到12万元,比当时的校长还多一倍。

留学生感慨“回国要趁早”

这些年,国人对海归的心态发生了很大变化。毕竟,“海归迷信”正在打破。

许多海外留学生都认识到,回国要趁早,因为竞争越来越激烈了。

南开大学人事处有关人士介绍,几年前来校的海外博士一般都能作为“引进人才”享受相关的待遇,从2007年开始,这种求职者“一般不列为‘引进人才’”。

作为一名新海归,沈月全教授有类似的感受。2006年年初他申请教职时,发现只要是美国的博士后,一般在国内高校都会受到欢迎。而现在,即使出自世界级名校,也很难立即聘为国内名校的教授。

南开大学教授的门槛正在提高。已聘的教师有的来自耶鲁、康奈尔、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最新的名单上,是一位30岁的哈佛大学博士后。

(《中国青年报》10.8 叶铁桥等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