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心想事成的秘密

2008-10-19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如果你有糟糕的想法,就会收获一个糟糕的结果;相反,如果你有美好的想法,就可以收获一个美好的结果。如果一个人对某事物做了预言,就会努力在这一事物上实现这个预言,这就是心想事成。

不自觉的心想事成

数年前,我和一个小老板在网络论坛上笔战。他发的帖子,题目是《我

为什么不招应届大学毕业生》,历数应届大学毕业生的种种毛病:买复印纸不讲价;谈判把价钱谈高了;虽提供了宿舍和洗衣机,但他们不洗衣物,宿舍里臭味熏天;女孩穿得像妖精,男孩穿得像流氓……我写文章反驳他:人当尽其材,用其优点避其缺点,你招大学生是用来买复印纸吗;刚毕业就让他去谈判,你以为他们是哈佛商学院的毕业生吗;有人就是在脏乱差的环境下才舒服;规定着装就是一句话的事,你为什么不做规定却挑刺……我们交替发帖,酣战得不亦乐乎。

一年后,再上网看他的帖子,竟然发现,他并没有开除过一个人。他解释说:离开的人当然有,但都是辞职走了,而且都是有脾气有才干的。

那么,留下的会是什么人呢?留下的是窝囊废!为什么会留下窝囊废?因为他内心中藏着一个预言:“我行,你不行”。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投射到外部世界,就导致他追求“除了我行,其他人都不行”的环境,并最终导致他的公司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文化中又非常常见――能干的,老板排斥;不能干的,老板虽然常训斥,但留了下来。这就是心想事成的力量和局限。

要终结这种消极的心想事成,最有效的办法是接受真相。

如何心想事成

与“积极的心想事成”接近的心理学词汇,一个是“积极赋意”,一个是“积极想象”。但这两个方法,都不是忽略消极,而是重视与消极的背后的真我的沟通,并最终促进内心的和谐。

我们都在追求成功而幸福的人生。但除非我们能感觉到别人的真切存在,否则我们对幸福的渴求就总是一场空。因为,幸福势必意味着和另一个(群)人存在的关系的和谐。我们太想着自己的欲念时,别人还存在吗?正如德国心理学家弗兰克所说:“幸福在人类的自我超越中产生。当一个人努力做一件事或真心关爱一个人时,幸福便悄悄来临了。”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幸福在关系中产生。当我们能跳出自恋的羁绊,而能与某个人或某一事物建立起本真的关系时,幸福和快乐便会产生。

在自我成长之路上,加法固然重要,减法同样重要。我们必须去认识自己的内心,去碰触那些消极的不幸的内容,而不是简单地忽略它们。了解它们,也恰恰是为了放下它们。正如一个脓疱已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如果你不理会,它会日益严重,而一旦割开它做了清理,它对你的影响就可以降到最低点了。

美国心理学家亚龙说,他和妻子常玩一个“想象中的晚宴”的游戏:设想要举办一个家庭宴会,专门招待某一类人。结果几十年过去,他们发现,任何一种有问题的人,都可以轻松凑满一桌;惟独真正快乐的人,却始终凑不齐一桌。

积极赋意和积极想象

积极赋意是系统家庭治疗的手段之一。每件事情都可由不同的方面去认识。换一种眼光去体会,就有不同的感受。例如妻子怨丈夫只管工作不顾家,治疗师可解释为“丈夫对家庭很负责任,勤苦工作想多挣钱改善家里生活”。“他不关心我”可以被重构成“我需要他更多、更好的关心”。把负性的责备变成正性的期望,使对方能够接受并改进。积极赋意可以帮助当事者以另一种眼光来了解、评价对方,往好的一方面去解释,使其能理解对方,从而能接受现状。

(《心理月刊》2008年10月号 武志红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