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购书的变迁

2008-10-26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30年前,当《莎士比亚全集(第四卷)》在北京王府井书店内出现时,千余名读者排起长长的大队,蜿蜒到王府井大街上。“每人限购两本!”书店工作人员不停地喊着。

王府井书店原经理办公室主任成有清说,“书店一开门,读者排大队”是那个年代王府井大街上一景。“甭管什么书,先排队再说。排到跟前一看,不是自己

想买的书,但也掏钱买。”久已“无书可读”的老百姓真是太渴望读书了。”

到了上世纪90年代,王府井书店的常备图书已经达到8万余种,最多时10万余种,而问起哪本书引发销售狂潮时,成有清已不再有深刻印象,因为图书销售已经成了“均衡繁荣”,人们各取所需。

1998年,北京图书大厦在西单商业区矗立起来,成为当时营业面积最大的图书大厦。2003年中关村图书大厦、第三极书局、百万庄图书大厦等纷纷建立。去年,总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的北京出版发行物流中心成立,聚集各类图书音像品种50余万种。

为了方便读者购买,各大书店还推出了电脑查询系统。北京图书大厦新书上架一秒钟后,大厦的电脑查询系统就有了该书信息、货架号。

2003年之后,随着网络搜索技术与电脑的发展,网上书店的图书品种也从一开始的几千种,增长到70余万种,据调查,中国在网上有过购物经历的网民,其中1/4都曾在网上购买图书。

  (《北京晨报》10.21 刘婷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