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学生们写下的“遗书”五花八门:“妈妈、爸爸,我的压岁钱放在小柜里”;“我不想死”;“生命只有一次,请珍惜。”……
今年9月,云南省教育厅在全省中小学开展了
一女生对记者说:“在重新审视了生死之后,我发现很多东西是需要珍惜的。”
然而与孩子们的轻松相比,不少家长对这次模拟活动却表现出紧张和疑问。有家长说:“只有这样的方式才能让孩子珍爱生命吗?不用这样极端的方式孩子就认识不到生命的可贵和父母的艰辛吗?”有家长甚至伤心地说:“如果我的孩子只在遗书中告诉我心里话,那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出了大问题。”
云南省健康教育研究所赵白帆认为,对于“死亡教育”,家长要有一个接受过程。在中国文化里,死亡话题是一个禁忌,过度的禁忌却使孩子对“死亡”产生了神秘感和好奇心。更令人担心的是,当孩子处于青春期时,他们会表现出强烈的“死亡本能”,容易把死当做一种浪漫行为。
心理学家赵建新认为:“成年人往往低估了孩子的承受力。‘死亡教育’并不是暗示和纵容孩子去做,而是让他们学会保护自己。”但他同时认为,这种教育要考虑是否适合所有学生,因为可能会加深那些经历过家庭悲剧孩子的伤痛。
(《中国青年报》11.18 黄海萌 张文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