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重托”
山东省残联办公室副主任王建忠分析,从组织部到中国残联,选拔新主席的考虑因素有三个方面:首先这
面对媒体的采访要求,张海迪以一如既往的低调婉拒,只是通过博客向众多关心她的人做出了回应:“我知道这是信任,是一个重托……在今后的五年中,能为残疾人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是我的荣幸。”
政协履职11年
张海迪的当选,勾起了无数人对上世纪80年代那个有着钢铁般意志的时代偶像的回忆――5岁时因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她没有进过学校,以顽强的毅力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本科和硕士的课程,为一代青年人树立了榜样。1983年,张海迪开始文学创作,至今已出版200多万字的小说、散文作品。
1998年她进入政协,连续担任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今年3月,她又当选全国政协常委。张海迪担任政协委员以来的提案多与残疾人保障有关。2000年,她递交的《对民航机场、地铁站、车站、码头实施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提案得到有关部门回应,其后一些城市开始采取有效的措施建专门盲道,并在公共场所为残疾人设立专门设施;2004年,针对她提出的“允许更多残疾人驾驶汽车”的提案,公安部曾直接与她沟通情况,并对所提建议给予认真答复。
很温暖也很漂亮
工作接触中,海迪给王建忠留下的印象是“平易近人”、“很有分寸”,对自己担任残联社会职务的角色把握得很清楚,关注但并不干预,从未居高临下过。
济南市残疾人电话员赵春艳觉得海迪充满了智慧,“她非常热爱生活,热爱美,总是把自己打扮得很干净很漂亮,还很有知识女性的气质风度。她说不能因为我们是残疾人,就放弃对美的追求。我每次看到她,都觉得她很舒服很温暖也很漂亮,总是精神焕发。”
无数残疾人被海迪的这种精神态度和生活热情所激励,海迪给他们带来阳光。张海迪在博客里有过这样的回忆:“有一次在人民大会堂,我旁边坐的是香港委员朱树豪先生,一连几天参加会议,他问我,海迪,你累不累?我说很累,但是我要坚持,要为很多残疾人和他们的亲人的期待坚持。”
(《?望东方周刊》2008年第48期 陶卫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