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早上,我太太一边坐在车里猛按喇叭,一边大声喊我当时上高中的女儿:“快啦!快啦!你今天要考数学,还能迟到吗?”
这时却见已跑到车旁的小丫头
下午放学了,女儿还没忘记这件事儿,一进门就对我说:“爸爸!你认为考数学可以完全用笔算吗?你忘啦!我上高中了耶!我知道你计算的本事不错,总是比我快。可是你要知道,我将来是要去火星的,就算你会用笔算,你要算到哪辈子?就算你算出来了,我也不敢用你的数字,八成才飞出去,火箭就掉下来了!”
谈到考数学,前几年美国纽约州教育局突然宣布,“数学会考”时,有很大的比例不用计算,而要用英文说明,意思是碰到数学题目,你得用英文说出怎么解答。
当时我女儿学校里也有个由中国移民去的数学天才,几乎每次都拿满分。当新办法出来后,学校办模拟考试,这数学天才又是两三下就答完,把考卷交上去。老师把那小天才叫住:“不行,新规定,你除了算得对,还得告诉我你是怎么想到这个答案的!”小天才把考卷拿回去,没两分钟,又交上去了。你猜他怎么写?他写:“我看着窗外的蓝天白云,就想出了答案。”
我举这两个例子,是要继续前文的话题:训练孩子独立思考的重要性。首先大家想想,为什么那么早以前,很多美国高中已经准许学生考数学时用电子计算器?答案是:因为今天的教育不能再要求死背和强记。现在的信息太多了,如果你什么都背,背几十辈子都背不完。好比世界上的书太多了,如果人人都拼命读书,没时间写书,只可能造成最后没有新书。
今天中国已有不少老师注意到独立思考的重要。譬如我看到报上引述上海大学朱学勤教授拒绝接受“教育组织统考”录取研究生时说的话。朱教授说:“把背书背出来的大学生,作为自己的研究生招进来,这是对自己的一个羞辱。”
我佩服这位朱教授。因为只有在我们把“死读书”和“分数主义”的观念改变之后,才能留给年轻人更大的创意空间。如同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说的,小孩的成长过程中,应该是“一半玩耍、一半努力,在自然和生活中学习”。
怪不得这位曾经拿到拳击手的证照,参加过许多比赛,而且没受过建筑训练的安藤忠雄,能产生“异端的创意”,获得建筑界的最高荣誉“普立兹克奖”。
也怪不得Google公司,准许每个工程师,用上班时间的五分之一,去天马行空地想象,也可以说在那段时间,你去做白日梦,也算上班。Google为什么这么做?Google为什么成功?因为它不死板,它知道要给员工创意的空间。
(《世说心语2:刘墉教育秘笈》刘墉著接力出版社出版)(连载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