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赴美探亲老人饱受煎熬

2008-12-18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中国赴美的老人有10万,其中不乏退休的外交家、官员和学者。他们或为帮助子女料理家务,或为探望儿女享受天伦之乐,但他们在美国的生活却经历着“土洋代沟”的煎熬。

“住我家,听我的”

上海的林先生是某国有纺织厂的技术员,太太是某幼儿园老师。三个儿子均毕业于美国著名

大学,如今分别就职于某大公司、某大医院和某大学。

二儿子结婚最早,他们第一个孩子出世的时候二老还没退休。儿子在越洋电话中恳请母亲提早退休帮他们带孩子。林太太一下飞机,儿子对她说:“过去在上海,我住你们家,我听你们的。现在你到了美国,住的是我的家,一切得听我的。”

二老多次想回国,但另外两个儿子说,你们不能太偏心,还得帮助我们。于是两老打算把孙子带到3岁。

有一天,祖孙因为孩子挑食发生了矛盾,孙子抓起电话打给爸爸,还撒谎说爷爷打他。儿子下班自然是一场暴风雨,说:“他不吃是因为你们做的饭菜不合他的胃口,美国是鼓励式教育,要调动他吃饭的积极性,不能批评他,更没有权力打他,以后不许你们再管教他……”

从此以后,二老除了看儿子的脸色,还得看辛辛苦苦带大的孙子的脸色。

这时林先生的大儿子已成了美国公民,太太也怀孕在身,便接二老搬到他家。又是一个三年、两个三年,孙子们有的进了学校,有的进了幼儿园,于是大哥便对老三说:“爸妈在我家已经没用了,你接走吧。”这时的二老已是70岁的人了,元气已经耗尽。

在年轻人眼里,只有他们的孩子在长大,父母却还“年轻”,似乎父母是钢筋水泥筑成的。

来时笑容归时泪

王大妈退休前是成都一家大型企业的工人,儿子终于有一天在异国他乡结了婚并有了自己的房子。

赴美之前,二老奔波于各大商场,给儿子、媳妇、孙女买礼物。他们拖着4个大箱子登上飞机,不远万里来到美国之后,所经历的一切与美好的愿望相去甚远。可谓来时满面笑容,归时泪眼涟涟。

二老和媳妇第一天就发生碰撞。老人打开大箱子,一件件地给他们看自己千挑万选的礼物,没想到媳妇立时就在他们头上浇了一盆冷水,说“香水不是我使用的牌子,首饰式样太土……”后来二老竟在垃圾箱里发现了“礼物”。

王大妈老伴的签证到期后就回国了,儿子不让妈妈走。王大妈三年带了两个孩子,儿子给她办了绿卡。媳妇说:“办绿卡只是为了你回国以后可每隔三五年来看孙子,但不能申请加入美国籍。”

取得绿卡一年后,孙辈进了托儿所,王大妈只有一条路――回国。

“我家不是老人中心”

六旬的谢先生曾是中国著名乐团的钢琴家,妻子郭女士曾是京剧名旦。女儿赴美多年,如今事业有成,去年还买了独立房屋一幢。女儿邀请老爸老妈访美。

搭乘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终于和宝贝女儿团聚。老人没把自己当外人,好像女儿的家又成为他们的家了。

谢先生性格开朗,结交了不少朋友。朋友喜欢打电话到他们家,有事没事会聊上一会儿。有时还会趁女儿女婿不在家时,带朋友回家边唱边弹琴过过瘾。

但是没过多久,女儿女婿向父亲母亲摊了牌:到美国,就要按美式理念行事和安排生活。我们不喜欢你们有那么多电话,都吵死人了,特别是把其他老人带到家里娱乐,我家不能成为第二个老人活动中心。”

渐渐的,电话没有了,琴声和歌声也没有了。他们感到孤独寂寞,一下苍老了许多。

希望有个自己的家

崔先生夫妇和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在美国。他们就像灭火小分队,哪家孩子放假没人照顾了,哪家要出去旅游,庭院花草没人管理等等,他们就奔向哪里。

不幸的是,有一天,崔太太发现一侧乳房上有个肿块,医生检查结果是乳腺癌,要进行手术,手术后要化疗。化疗很伤身,每天呕吐不止,不能吃东西。这时,这对老夫妻才想到要到哪里养病养老?可惜没有一个孩子提出要照顾他们。

经过协商,老人租了一间房,每月600美元。有一次,儿媳送孙子上学,崔太太搭车去医院化疗,儿媳咕噜一句:“不会坐公交车呀!真烦人!”

后来,崔先生夫妇登记了老年公寓,盼望自己有个家。

(《人民日报・海外版》12.11 刘洪芝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