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硕士竞聘“售肉员”是高才低就吗

2008-12-28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近日,广州一家猪肉连锁店以年薪8万聘15名“售肉员”,竟引来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广州著名高校的1500多名应届硕士生前往竞聘。进入面试的60人全部都是学校里的精英,还有少数人是海归人士。

经过四轮考核,最终有33名研究生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他们在校所学专业涵盖企业管理、生命科学、食品安全等。在半

年或一年的考察期中,他们将被分配到最基层猪肉摊档售卖猪肉,或到上游养殖场喂养家禽,期满再根据每个人不同能力和特长,视才任用。

此举引发社会兴师动众的争论。持批评意见的一名学生对此唏嘘不已。在他看来,“表面上他们就业了,实质上硕士生卖肉是惊人的人才流失!”赞同者反唇相讥,“纵然是硕士生,又何妨做小事……美国大萧条的时候,麻省理工的毕业生找个开电梯的活就很满意了。”他们的争论无不立足于共同的前提,即“硕士生竞聘售肉员,是高才低配,是严峻就业形势下,高校学子无奈的选择”。

然而,集团高层解释说,企业之所以高薪招聘硕士生,是为未来发展谋求人才积累,被择优录取者,全部是集团中层乃至更高端干部的培养对象。至于上柜台当一年半载的售肉员,那是从基层培养人的第一步。

事实上,肉卖得好从而有出息的大有人在。“硕士生竞聘售肉员”的这家企业,董事长就是凭借着肉卖得好,创下了下辖100家连锁店的大产业,而这位成功青年的出处竟是北京大学。正如一位高教界人士评价的:“高校,哪怕是一流名校,其赋予毕业生的,不是一劳永逸的‘就业保险’,而应是一流的思维方式与行为能力。多元化的社会,肉能卖得好,也是出息。”

现今高校都存在一个大问题,就是大学生创业必须“做大事、创大业”的观念障碍,这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创业教育不能过于理想化。毕业生投身于所谓的“低端行业”,为其发展注入新活力,他们做的就是“大事业”!

(《文汇报》12.20 杨慕华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