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结束的一次全国性戏曲汇演,37台参演剧目中,某位导演独揽了13台,而11台新戏的作曲皆由同一作曲家捉刀。业内这样的事情已成公开的秘密:一位名气颇响的导演如遇上一届大型“汇演”,
制作成本屡创天价
一位“著名”的舞台剧导演,跑到西部去执导一部民族歌剧,一开口就要了60万元导演费,最后,这部民族歌剧总投资达到500万元。一位电影导演,带着他的创作团队执导一部音乐剧,拿了200万元的创作费用,其中作曲就收取了110万元。如今国内一些大牌作曲家的天价稿酬已远远超过欧美大作曲家;有名导演出马的新戏,主创人员揽走的费用,往往要占到一台新戏总投入的60%-70%。
60万元的天价导演费,对一个文艺院团意味着什么?像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这样的名团,至少要演50场,才能收回这60万元的“导演成本”。2008年,红楼剧团演出122场,收入340万元,平均每场收入不到3万元。而这3万元中,除去50%发给演职员的演出费,以及10%的设备折旧费,只剩40%即1.2万元可以用来抵补排戏成本。事实上,国内演一场戏,很多还不到3万元收入。
押宝“大牌”助长“垄断”
有人问,既然“名导演”、“名作曲”等等如此漫天要价,文艺院团能不能不请他们?事实是,很多院团做不到。
现在有些院团搞创作上新戏,主要目的就是“搏奖”。戏得了奖,又拿奖金又得好评,皆大欢喜。而是否能得奖,与能否请到大牌编导等主创人员有直接关系。为此,文艺院团只要一排新戏,都怀揣高额报酬,削尖脑袋找“名家”。如今投资排戏动辄数百万元,院团长们只能小心翼翼地把“宝”押在“大牌”身上,期盼好运当头抱得大奖归。
某些名导演,说得不好听点就是一群“文化包工头”。他们手下都有舞美设计、服装设计、灯光设计等相对固定的创作人员――“分包工头”。你要排戏?那就先打钱进来吧。舞美、服装、灯光,我全给你包了。这些舞美设计、灯光设计、服装设计师们,也往往各有自己的加工厂,揽下活,全拿到自己厂里加工。
“垄断”了舞台,导演们自然更忙,常常手里捏着几个戏,同时在各地开排,他们打着“飞的”,在空中穿梭。
居高不下的创作成本背后的危机也是看得见的:艺术创作无法真正用心,台上“团体操”屡见不鲜,用“宏大场面”唬外行是最常见的一招。一台新戏,常常调用一二百人,把个舞台挤得满满当当。有评论家说:“这样一来,台上精妙的表演没有了,人物命运的精细刻画没有了,人物复杂人格的塑造也没有了,留下一堆看似热闹的舞台‘烟火’,等烟雾散去,便什么也没有了。”
(《文汇报》2008.12.29 张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