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危机中受到打击最重的就是广东、浙江等地以低廉劳动力作为竞争优势的制造业企业。
其实,这种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值得仔细推敲。首先,仅就工资而言,中国制造业工人的工资并不是最低的,越南、缅甸、印度、巴基斯坦等国
即使中国的劳动力人工成本比较低的优势能够继续保持,在大批跨国公司和众多国外中小企业进入中国的情况下,如此低廉的劳动力优势难道都是为中国企业准备的吗?据报道,2002年初,世界500强中的100强已经开始或决定把它们的研发中心搬到北京中关村来,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批相对比较廉价的中国知识分子将会成为世界500强的研发核心。
除此之外,海外的不少中小企业也纷纷把它们的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来,提前享受低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如几乎被嵊州挤垮的韩国领带企业,已经有20余家干脆把加工基地搬到了嵊州;日本的众多中小企业也纷纷进入我国东南沿海或者中部地区寻找出路。截止2007年12月,世界500强中有100多家企业表态,要把它们的制造中心迁往人工成本低廉的中国。
在这样一种态势下,我们中国的人工成本优势还能仅仅算是中国企业独有的吗?
(《过冬――中国企业何去何从》 周永亮 刘洪兵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