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这是我常想的一件事情。”1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讲到推进教育公平与农村教育时说。
过去,人们更多是看到了中国大学毛入学率的攀升,以此来论证我们大学教育的巨大成就而忽视了农村学生比重在不断下降。2005
年,教育专家杨东平负责的一项调查显示,清华大学2000年农村学生的比例为17.6%,比1990年减少4.1个百分点;北京大学1999年农村学生比例为16.3%,比1991年减少2.5个百分点。一位北京大学辅导员也曾说,近些年来,北大学生中“有钱的”越来越多,最差也是来自小城镇的,农村孩子凤毛麟角,即使考上,也大多集中在社会学、历史学这些相对冷门、分数低的专业里。
所有的这些,显然不能简单地以“城里孩子更聪明”来做注解。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根本。正如总理所说,“收入不公平会影响人的一时,但是教育不公平会影响人的一生。”然而,近些年来,在一些农村,却兴起了新的“读书无用论”。原因很简单,一是学费高,读不起;二是考不上好大学,找工作比较难。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这个命运,对于城乡二元体制下6600多万农村中小学生来说,尤其具有针对性。
(《中国改革报》1.13 吕绍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