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片:你不能拒绝文学的滋养

2009-01-18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年末,银幕上大片正堆积上映,一年里整体并不旺的电影市场突然借年势燃烧起来,但大片票房的繁荣难掩观众的困惑。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黄式宪说,中国的“电影大片”热衷于形式上的大投入大制作,舆论炒作本身大于了影片的内容和价值。以张艺谋为例,从《英雄》到《黄金甲》,张艺谋断然拒绝文学,将中国历史架空,

失落了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和精神风骨,尤其再到《色戒》、《投名状》、《赤壁》,这类大片在文化的品位上出现了令人诧异的颓废或沉沦。

在编剧费明看来,谢晋、张艺谋等导演的经典作品《牧马人》、《红高粱》等,无不是有着强大的文学性做支撑,就连冯小刚以前的作品也是有着王朔的文学力量,而现在的《非诚勿扰》,尽管票房好,却让人感到是一种拼凑、一种组装,电影演变成了企业家在进行的电影生意――导演拿几千万一个故事蒙观众,然后交回两个亿,再植入点广告。而同样写爱情的《简爱》,影片透出的文学性能让人回味一生,《非诚勿扰》怎么比?

有专家表示,电影诞生之初,说不上有什么审美意义,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电影从文学那里学会了以塑造人物为核心的叙事艺术,此时,电影才真正长大了。可以说,没有文学电影就没有力量,但中国式大片在诞生后却似乎拒绝了文学的滋养。

(《北京晚报》1.12 陈滨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