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过分突出曹操残暴嗜杀和“好色之徒”的形象,特别是反复渲染曹操对小乔美色的迷恋,似乎南征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小乔。这不仅使曹操性格趋于简单和矮化,而且重
曹操年轻时,深受桥玄赏识。桥玄曾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可谓期望极高。又说:“吾见天下名士多矣,未有若君者。君善自持。吾老矣,愿以妻子为托。”又可谓私交甚笃。曹操也一直铭记桥玄的知遇之恩,多年以后还遣使祭祀这位热心奖掖的前辈。至于桥公“桥国老”,曹操与之并无瓜葛。桥玄比曹操大46岁,他说“愿以妻子为托”,无非是希望曹操得志以后,照顾一下自己的家室而已;即使他有女儿,其年龄也与曹操相近,甚至比曹操大,到建安十三年赤壁大战之时,已是50岁以上的老妪,还有什么美色可言?而江东二乔此时二十几岁,正是最美时,又岂能混淆?
若干情节的设置,也颇有值得斟酌之处。例如,张飞以盾牌反光退曹军,看似别出心裁,却不合情理。按电影的表现,张飞手下至少有上千精兵,刘备何至那样狼狈?以盾牌反光退敌,盾牌的铸造和打磨技术该何等精良;而且有那么好的阳光供其随意运用吗?诸葛亮出使江东,为马接生,也很不合理。特别奇怪的是,表现关羽、张飞、赵云等猛将英勇杀敌的激战场面,动辄让他们跳下战马,进行步战,分明是弃其长而用其短,完全不合古代战争的逻辑。
(《解放日报》1.16 沈伯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