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4000万农民工留守妻子

2009-02-05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一个女人的辛劳

江西村妇袁美莲家要建新房子了,丈夫却不在身边,她要独自承担这一切。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天不黑不收工。不仅要给瓦工、泥工做饭、协调,还要和他们一起挑沙、担砖。

袁美莲要种地、管教儿子、供养公婆,建房子只是“阶段性任务”。在农村的阡陌

里,妇女支撑的何止是半边天?当社会的潮汐拉走了她们的男人,袁美莲们选择留下,承担起家庭的一切。这些女性的付出是巨大的,牺牲也是巨大的。

据统计,有2/3的已婚农民工没有与他们的配偶生活在一起。即便是保守的估算,留在农村的妇女人数也不少于4000万人。

中国农业大学叶敬忠教授说,现在的农村是一个女人的世界,虽然它是被迫的、无奈的,但又是现实的、必然的。

家庭生活受影响

繁重的体力负担被认为仅是压在留守妇女肩上的大山之一。由于长期的两地分居,留守妇女和丈夫之间的夫妻关系受到冲击,婚姻家庭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留守妇女在心理和生理上都遭受着困扰和折磨。心理上的孤单,性需求的压抑,都给她们造成了伤害。”叶敬忠说。

四川青神县白果乡一位姓朱的留守妇女对课题组成员吴惠芳说,“暖水袋可以暖被窝,毕竟和人暖的不一样。男人在家里的时候,再不济,也可以冷天的时候焐一下脚。”

“在她家里,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空’,两层楼的房子,上上下下就她一个人,冷清清没有人气。”吴惠芳说,晚上看电视只有朱大姐一个人,看到好笑的都不想笑,看到感人的却会哭得满脸是泪。

和这位朱大姐一样,哭泣是留守妇女发泄内心压力的渠道之一。沉重的劳动负担超出承受力,家庭陷入经济困境或紧急情况,亦或思念不归的丈夫等,都会让留守妇女流下眼泪。眼泪是生活沉重和艰辛的表达。

调查中,留守妇女和丈夫的主要联系方式是电话,这占到了全部比例的98%,但22.5%的留守妇女和丈夫每次通话时间不超过3分钟。电话联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夫妻分离的距离感,但远远不能满足留守妇女和丈夫的情感需求。

夫妻感情依然不错

调查显示,外出务工对农村夫妻关系的正面作用要大于负面作用。这是颇令人惊讶的发现。大部分留守妇女认为,他们的夫妻关系在丈夫外出务工后没有变化,而在有变化的样本中,夫妻关系变得更好的居多。另外一个数据也能提供某种注脚:71%的留守妇女完全不担心丈夫在外会感情出轨,而丈夫对妻子信任的比例更是高达95%。

一种合理的解释是,丈夫外出务工前,夫妻双方会因为家庭经济拮据、家庭琐事而闹矛盾,丈夫外出务工后,家庭经济条件改善,同时因为双方都能体谅到对方的辛苦与不容易而相互理解、相互挂念,使得夫妻感情变得比以前更好。

不过,上述状况并不能表明这种非常态的夫妻模式是受欢迎的。半数以上的留守妇女表达了想和丈夫一起出去务工的愿望。

(《中国青年报》1.24 董伟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