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一刊物上见一幅画,画着一头牛,牛旁边题着两个篆字:“?牛”。看罢心生疑问:在中国人眼里,牛一向是美好的动物:性格温顺,吃苦耐劳。鲁迅先生就把自己比作是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如此美好的动物,什么时候变“丑”了?
继而一想,明白了。想必这位画家以为“子丑寅卯”的“丑”字是简化字,
古代篆字里怎么能有当代简化字呢?于是便把它“还原”成了“?”。其实这是个误会。“子丑寅卯”里的“丑”字不是简化字,古代就有,篆字里也有。“丑,手械也,从又”。又在古字里就是手,手上加一横棍,“有物似挚”。十二地支里用这个字,是“因声借用”,没有别的含义。十二地支配十二生肖是受了佛教的影响。十二种动物与地支的十二个字之间,没有“形象”和“意义”的联系。就是说,用“丑”字配“牛”,跟牛的美丑毫无关系。
(《北京晚报》2.3 宗春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