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嫦娥”为何撞向月球

2009-03-12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重重地撞击在月球平原丰富海。

在那一刹那,欧阳自远百感交集。作为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见证了嫦娥一号卫星的诞生、起飞、坎坷和梦圆时分,“这些年,不知多少人对它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和感情”,却未曾想它“死”得如此悲壮。

3月1日下午1点,欧阳自远特

意提前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等待那一时刻。15时37分,指令发出,启动嫦娥一号12台发动机中的5台发动机,调整姿态、减速、降落,一切都按预定程序进行。在离月球60公里高空,嫦娥一号的CCD立体照相机打开。约3秒钟后,第一张图像传到控制中心,在场的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因为相机能否正常工作曾是欧阳自远最大的担心。“月球地表温度是130度,这么高的温度,相机不干活怎么办?”

接着,横扫的图片在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连续出现,月球表面上的坑越来越大,直到永远定格在最后一张画面。

嫦娥一号的“死亡”换回的是多项世界第一。一张世界上最全面、质量最高的立体全月图将在不到一年后与公众见面。

除了照相机,嫦娥一号还携带一个激光高度计,每隔一秒往月球上发射一个点,根据发射到接收的时间测出月面的“海拔”,将这部分数据跟相片结合起来,形成全月球的三维立体图。“日本最近公布了一张月球立体图,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但只有667万个点,而我们有900多万个点。”欧阳自远说。

填补世界空白的还有一项月球土壤的数据。“获得了月球内层土壤各个地方的厚度,以此估算月壤中氦-3的资源量和分布特征。世界上其他国家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试验。”

使命既已完成,如果继续绕月飞行,已无意义。“依靠剩下的燃料,嫦娥一号再飞上两年也不成问题,但地面上还得要一批人跟着。”欧阳自远说。“与其让它被动撞击,还不如在燃料充足的情况下主动撞击,以获得更多月球表面的精确数据,并为未来的嫦娥二号软着落探路。”

(《国际先驱导报》3.9 刘俊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