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藏族空姐德央家的天空

2009-03-19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1994年,她成为藏族历史上的第一位空中小姐。一转眼,15年过去了。几乎每一次,都有人问她,“你从哪里来?”“拉萨!”

3月2日,回北京之前,德央在大

昭寺广场上的经杆前祈福。 摄影刘震

德央的母亲

德庆央宗是中国的第一个藏族空姐,她祖上曾为十三世达赖喇嘛的总管家。记者在拉萨见到她,她刚从八廓街逛回来,把刚买的一包玉珠哗啦倒在地上,“上次去北京八大处玩,听说带这种玉珠可以辟邪,这边便宜,我又狠砍了一通,真值。”

“叫我德央”,她说话京味纯正,不逊于北京南城的任何一个胡同妞。用北京话说,她有空姐的范儿,盘发,光洁的额头,路易威登的挎包,只有耳朵的藏式耳环,泄露了她的身份。

德央家族里的女人皮肤白皙娇嫩,区别于外人印象里藏族女子的高原红。距离家族的辉煌已近百年,时间把能带走的都带走了,唯独留下这个。在她看来,这或许就是气质。

德央的妈妈索朗白姆,是家族记忆最后的亲历者。她的同辈大多离世,或去了国外。而在回忆里,一切还带着贵族的世系。

1942年,索朗白姆生于康定(今四川甘孜州东部)。6岁时,她随父母以逃难的方式告别贵族生活。索朗白姆的父亲叫吉美多吉,汉名叫贾孟康,是民国时期国民政府24军军长刘文辉的参议。1948年,时局叵测,贵族们抛下大片庄园,躲到了拉萨。

很快解放军十八军进藏,有的人赶着去看热闹,也有人家把门窗关得严严实实。那时她只知道“红汉人”要来了。叫“红汉人”,是因为听说他们嘴唇是红的,要吃小孩。

“红汉人”从索朗白姆的窗下穿过。她随后的生活,却变得无忧无虑起来。她上学了。1950年,拉萨小学复课。学校里担任教师的多是拉萨高僧与高官,索朗白姆在这里打下极好的藏文基础。

1956年,索朗白姆小学毕业,拉萨中学也建立起来。课程除了藏文,还增加了佛经的学习。上到初二,西藏军区到拉萨中学选体育苗子,因为个子高,索朗白姆被选走了,成了一名专业女篮运动员。

在去北京的途中,她的家乡发生叛乱。行程因此在北京滞留两个月,之后她以西藏代表的身份参加全军第二届运动会,并给周总理献花。

索朗白姆做了10年运动员之后,回到拉萨,被分配到自治区电影厂做藏语配音员。在那里又干了10年,她曾为《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配藏语。

因为出身不好,她过了30岁都找不到对象。出身好的看不上她,出身不好的不敢互相找,怕生“狗崽子”。直到她遇到如今的老伴扎西尼玛―― 一个来自青海、在北京工作的藏族记者。

扎西尼玛是“贫下中农”,身份的差异并未阻隔他们相爱。电影厂认为两人出身悬殊,不同意。这让索朗白姆一度想死,最后,扎西尼玛找到自治区领导,终于获准了他们的婚事。

扎西尼玛在北京,索朗白姆在拉萨。那时,她强烈地想去北京。1976年,34岁的索朗白姆在拉萨生下德央。1983年,索朗白姆结束两地分居,带着德央去了北京。她后来成为北京藏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直到退休。

“贵族”之累

索朗白姆的母亲格桑旺姆,是西藏山南地区贵族杰达巴果杰家族的女儿。父亲吉美多吉,是康定明正土司的后代。这是一份门当户对的亲事,两家都拥有大片庄园和农奴。

父亲吉美多吉名气大,起初被西藏地方政府作为民主改革的榜样加以培养,他提供了很多关于西藏贵族的情况。只可惜,1959年发生叛乱,吉美多吉被扣上一顶向叛军供奉粮草的帽子关进监狱。

后来父亲被放出来,索朗白姆问过他,父亲说自己没有参与叛乱。但这已于事无补,浩浩荡荡的文革同样扫荡了西藏的穷山僻壤,父亲与中国当时许多的人一样,成为红卫兵批斗的对象,全家成了“叛乱分子”。1972年,在一场批斗中,一块砖头打中父亲的头,老人应声倒地。

此后10年,索朗白姆一直为父亲的事情奔走。1985年,在全国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中,父亲“叛乱分子”的帽子才被摘掉。

空姐德央

在拉萨汉语教学刚普及时,索朗白姆就让德央进一所教授汉文的小学。她对于德央未来的路很清楚,必须把汉语学好,才能走得更远。于是,当其他亲戚的孩子还在竹板上写藏文时,德央已在纸上写汉字了。

经常到北京探亲,德央的汉语学得特别快,回到拉萨,德央就敢当众纠正四川籍老师的发音,并为此沾沾自喜。但没想到,因为她太爱说汉语,有一天,在学校门口,她被一个冲过来的藏族小男孩一拳打在胸口,“打死你这个汉族人!”

这并没有打掉德央对北京的向往。在那个年代,从北京来,在西藏人眼中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每次探亲都要坐飞机,时间久了,一看飞机从天空飞过,小德央就会抬头对着飞机自言自语,“爸爸回来了。”

见到爸爸,就会有许多小德央从未见过的美味零食。从那时起,在德央心里,最高处的已经不是布达拉宫和神山冈仁波切,而是飞机,它能带着她去更远的地方。

1994年,国航招聘空姐,她兴冲冲地跑去报名。这个美丽的藏族姑娘报考的事情,很快在主考官们中间传开了,以至于最后一次面试,听到德央报出自己的名字,几个考官都说:“你就是那个西藏来的藏族姑娘呀。”终于,她成为藏族历史上的第一位空中小姐。一转眼,15年过去了。几乎每一次,都有人问她,“你从哪里来?”“拉萨”!这个身份也为她引来特殊关注。2006年,她与明星王学兵合作演出电影《回到拉萨》。

渐渐地,她变得小有名气,出席各种社会活动。有人在她博客里留言,说能不能不要这么高调了,是不是第一个藏族清洁工也要宣传?德央很认真地回复这个网友。在她看来那是她的骄傲,也是拉萨的骄傲。

很多次,有人在她面前说藏族人种种无法令人理解的传统,她都不做声。她认为,那是别人不懂藏人的文化,但她也一直想做个节目,改变藏族女孩过于自然的生活习惯,比如应该涂防晒霜。

回拉萨过藏历新年

今年的藏历新年,德央一家三口齐聚拉萨。父亲扎西尼玛已40年没有回拉萨过藏历新年;母亲索朗白姆也有26年没回家过年了;而德央,是第一次过传统意义上的藏历新年。

藏历大年二十九,是藏历新年中最重要的一天,相当于汉族春节的除夕。这一天晚上,全家齐聚到家族长辈家,一起做这天的晚饭。

晚饭必定要吃“古突”。这是按照日期名称命名的,“古”即九,“突”,即面糊羹。面团里包着各种东西,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等物,看谁吃到这些东西。吃到包有石子的面团,预示新的一年里,心肠硬;吃到木炭预示着心黑;吃到辣椒,嘴如刀;吃到羊毛,心肠软。

以往的藏历新年,即使不在拉萨,亲戚们也要为他们盛上一碗“古突”,并告诉他们吃到的是什么。对于藏族人家来说,这是一种千百年来的坚持。对于漂泊在外的德央一家,这是一种令她们鼻子发酸的思乡。

德央,虽然没有任何藏传佛教的影响,却感觉自己内心被其深深地吸引。过了30岁的她依然单身。对感情的看法,她越来越相信缘分。她经常和藏族朋友在一起谈佛,分享悟佛的心得。信佛,让她的人生变得豁达许多,她可以心态平和地看生活的起起落落。

德央现在最看重的就是家人,她用多年积蓄在拉萨为父母买了房产,想让爸妈能落叶归根。索朗白姆和扎西尼玛却不这么想,虽然待在北京,藏族朋友没几个,也没有太多地方可去,但回到拉萨,他们的身体已经吃不消高原反应。

(《中国新闻周刊》3.16 孙冉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