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江联手李俊打造《农奴》
《农奴》电影剧本的作者是黄宗江。黄宗江在中国同时代的文化人当中是一位杂
在担任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之前,黄宗江就因创作《柳堡的故事》、《海魂》而扬名影坛。1959年,平息西藏上层反动分子的武装叛乱后,黄宗江便开始酝酿《农奴》剧本。他先后四次去西藏体验生活,最长时间达半年,采访了许多翻身农奴。
1962年,时任八一厂厂长陈播正在为筹拍国庆15周年献礼片的事而寝食不安,当他看到《农奴》电影剧本后,大喜过望,赶紧找来因为拍摄《回民支队》而出名的青年导演李俊。李俊也被黄宗江的剧本感动了,产生了创作冲动。李俊和黄宗江多次交流想法,最后他们定下《农奴》的影片基调是“于无声处听惊雷”。1963年2月,《农奴》摄制组正式成立。
起用周总理表扬过的藏族演员
1963年4月,几路人马全部会师拉萨,《农奴》的拍摄工作正式开始。摄制组开始在西藏物色《农奴》演员。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大家把目光落在西藏话剧团。团里有一批刚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不久的学员,他们的毕业汇报演出剧目《文成公主》还在上海引起轰动,周总理也邀请他们到北京演出。
当时看完演出,总理表扬演员:“你们是高原话剧的种子,要在高原上生根开花。”摄制组得知这一情况大为高兴,马上调看藏族演员的演出。
对于确定男一号强巴的演员,剧组非常谨慎。这个人物是否能够站立起来,关系到整部影片的成败。李俊导演提出,这个演员应该过去曾经是个农奴,不仅外形上要高大、粗犷,而且内心必须含蓄、深沉。大家发现刚刚三十出头的旺堆再合适不过了,他除了没有装过哑巴以外,几乎和强巴的经历完全一样――旺堆的祖辈是拉萨次角林寺庄园的“属民”,他一生下来就成了小农奴。
旺堆的人生中经历过三次逃亡,从领主家的一名农奴逃到寺庙当僧人,再脱掉袈裟在一个农场过市井生活,再逃到内地,他逃离的是如同人间地狱般的农奴制旧西藏。影片中的强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出家当过喇嘛,旺堆也在色拉寺、哲蚌寺当过喇嘛;强巴是解放军扶他上马,共产党让他开口说话,旺堆也是共产党新社会送他到西藏公学、上海戏剧学院学习,翻身做了主人,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旺堆从一名农奴变成了国家一级演员,后来又担任了西藏自治区话剧团团长。
夏衍出面平息剧本之争
正当大家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摄制组与编剧黄宗江在导演分镜头剧本上发生了争执。导演分镜头剧本寄回八一厂,黄宗江看后非常不满意,觉得导演分镜头剧本对电影文学剧本改动太大。立即给李俊导演写了一封信,探讨分镜头剧本问题。黄宗江也是一个急性子,还约上副厂长王牧一起飞到拉萨商量剧本问题。黄宗江认为分镜头剧本与电影文学剧本存在差距,应该照原文学剧本拍摄。李俊只有一句话:“导演分镜头剧本不是我自己的东西,这是整个摄制组讨论的结果,你能说服摄制组,我就改。”
摄制组和编剧互不相让,工作进入僵持状态。副厂长王牧出了一招,把分镜头剧本和文学剧本交给权威人士定夺。不久,两个剧本交到了夏衍手中。夏衍非常认真,蝇头小楷密密麻麻批了不少文字。最后,夏衍说了一句话,导演分镜头剧本比电影文学剧本提高了一步,再进一步修改润色一下可以按照导演分镜头剧本拍摄。夏衍这个带有倾向性的建议,平息了这场剧本之争。
邓小平说:“拍得不错,给你一颗烟抽。”
1964年10月1日前夕,《农奴》作为建国15周年献礼片隆重上映,在全国轰动一时,好评如潮。
有一天,李俊导演正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副厂长王牧追上他说:“中央首长要调看《农奴》,你去汇报一下吧。”李俊匆匆赶到中南海,邓小平、杨尚昆等中央领导都已经坐在沙发上了。
邓小平指了指身后的一个座位说:“你就是李俊吗?坐到这里吧。”李俊就坐在邓小平、杨尚昆身后中间那个座上。邓小平抽着烟,认真地看着影片,影片放完后他说:“拍得不错嘛。你抽烟吗,给你一颗烟抽。今晚上我们还有重要会议,就不留你吃饭了。”杨尚昆也说拍得不错。
李俊只记得邓小平给他的那颗烟特别长,回家的路上,他一点也没觉得饿,抽着一支烟就回来了。
(《文汇报》3.20 崔斌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