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全球变暖”的理论在世界各国流行以来,媒体很少报道不同的声音。在中国,连科学界的不同意见都很少公开发表,于是给公众的印象就是,“全球变暖”已成定论。特别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近年发表
不过,科学界的不同声音始终没有停止,S.弗雷德・辛格就是其中一位声音响亮的气候物理学家,他已经撰写或编辑了10多部书来表达他们的意见。出版于2007年的《全球变暖――毫无来由的恐慌》就是他最新的一本。
这本书的英文原名是Unstoppab1e G1obal Warming:Every 1500years,不可停止的全球变暖:每1500年一次。如果按原文译出,本书的主题就很明白了――作者并不否认近年来出现的全球变暖趋势,但认为这是地球上1500年气候周期的再一次表现,而这样的周期以往已出现过不止一次。所以气候变暖的趋势只能持续到本次周期的终点,然后就将由暖变寒,开始另一个周期。
我是中国绝少数公开对“全球变暖”论发表不同意见的人之一。11年前,在拙著《未来生存空间・自然空间》一书中,我根据我国地理学家长期研究的结果,指出以往7000年间中国的气候已经出现过多次寒暖交替,“在地球上还没有人类时,在人类活动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的年代,在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热量和二氧化碳远比现在低的年代,地球上却出现过比今天更暖的气候。”直到最近,我一直在质疑气温肯定会继续升高,“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特别是二氧化碳一类温室气体增加的观点和结论。
被辛格视为否定“全球变暖”说最重要的论据,是1500百年的气候变化周期,但这并非作者的发明,而是其他独立从事长时段气候变化研究的科学家得出的结论。作者还收集了来自世界其他地方的气候周期证据。
即使是对1979年以来的变暖趋势,作者也提出质疑:温度计的数据记录显示了相当强的变暖趋势,而卫星和高空气球的数据则显示变暖的趋势很微弱。这也是一部分科学家对“全球变暖”根据的疑问:地球上的气温是一个点一个点地测定的,大多数固定的测量点会随着人口的密集化和建筑的都市化而“变暖”,但与此同时,地球上一些变冷的点却未必有测量点,由于地球的热量大致是固定的,冷暖之间实际上会互相抵消,所以由卫星或高空气球获得的宏观结果应该更加符合实际。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完全没有大量温室气体存在或者温室效应不明显的情况下,气候也在变冷或变暖。那么近期的气候变暖有没有地球本身的因素呢?如果有,究竟占多大成分?如果对这些原因没有进行起码的研究,凭什么肯定人为因素要占90%以上呢?在只有分子而没有分母的条件下,百分比又如何算得出来呢?
10多年来,我对未来气候和环境变化所采取的态度一直是“不能无忧,不必过虑”,而不必过虑的前提是不能无忧。特别是在很多现象尚未得到合理解释,人类对自然所知甚少的情况下,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节约资源,保持环境总没有错。为了人类的未来,采取谨慎的态度总是有益无害的。但S.弗雷德・辛格的一些分析也使我们看到了事物的另一面,至少了解了良好的愿望与实际效果之间的矛盾。如他指出,像风力发电、太阳能电池、“绿色能源”等“可再生能源”代价昂贵,所以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根本无法取代传统能源;对《京都议定书》不可行性的分析,都能给人有益的启发。
(摘自《迟来的封赏》 葛剑雄文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