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和太子扶苏发数十万戍卒修长城,到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历朝历代,从帝王到老百姓,在这墙上没少下工夫。中国人筑墙
北京城里的四合院,为什么所有的外墙窗户,既高且小?为什么所有的对外门户,虽设常关?这就是大墙文化的体现。一言以蔽之,曰“隔”。王公贵族的府邸,高官显宦的豪宅,是用围墙围起的大型四合院;而红墙绿瓦、金碧辉煌的紫禁城,是用城墙、护城河围起的巨无霸型四合院。由此可见,无论是物质上起到分隔、间隔、区隔作用的墙,也无论是精神上起到隔离、隔膜、隔阂作用的墙,久而久之,对居住者的思想、意识、观念、精神,说不定就会产生影响。
四合院给人留下印象,无非有四:一、重门叠户,莫测高深;二、内敛外藏,自我封闭;三、关门独大,狭隘局促;四、壁垒心态,害怕开放。因此,中国人的墙筑得越高,将自己关起来的程度也越大。
一部近代史,其闭关锁国,自我隔绝于世界文明;其禁锢桎梏,畏之避之于时代潮流;其愚昧保守,顽固抵制于现代科学;其老大自居,落后挨打于帝国列强……与紫禁城里的最高统治者,跳不出四合院那四堵墙的束缚拘囿,恐怕有着莫大的关系。
墙有两种,一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的墙,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的墙。走出有形的墙,也许不难做到,要想走出精神的墙,却非一件易事。自己筑起的墙,固然自囿其中,别人筑起的墙,更是令君止步。
道理很简单,权力即诱惑,越大的权力,越大的诱惑。这诱惑,不但诱惑着那些握有权杖的官员、干部、领导、首长,更诱惑着那些想分得一杯羹,想挤进权力的盛宴谋得一席座次,想捞一顶乌纱帽戴起来的小人。这些权力的追随者,官场的企羡者,像候鸟一样,哪儿的水草最肥美,就往那儿扑过去。
一个国家干部,一个地方首长,一个单位领导,他的老婆孩子,他的三亲两好,他的旧友新知,他的铁杆弟兄,也会结成或紧或松的人墙,把他包围起来。所以,为政者自己不筑墙,也不让别人给自己筑墙,这才是正道。
(《北京晚报》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