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着要比撑着强
年已八旬的孙燕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亚洲肿瘤学会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现在,孙燕院士每周仍坚持出一次特需门诊。
谈到防癌,孙院士认为,饿着要比撑着强、瘦的要比胖的好。因为肥胖可能为多种癌症埋下隐患,特别是平时摄入较多
孙院士的“减肥方法”相当有意思:“我每天只吃七分饱,但又受不了美食的诱惑,于是感觉差不多了,马上离开饭桌,绝不久待,更不会与家人在饭桌旁聊天,生怕管不住自己的嘴又多吃两口。”
动就比不动强
孙院士非常注意锻炼身体,尽量“以步代车”。虽然医院告诉他可以随时要车,但孙院士除了参加一些会议,平日很少用车。
孙院士说,锻炼的方式可因人而异,有人喜欢走路,有人喜欢游泳,只要动就比不动强。而且,锻炼也没必要非找特定场合、特定时间进行,工作间隙、闲暇时间都可适当进行小运动。
在一次会议上,他突然发现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失踪了”,找了半天才知道,他是利用会议间隙爬楼梯锻炼去了,“可见只要想锻炼,什么时候都可以。”
每年两次体检
孙院士每年全身查体两次。“我这样做,原因是有的肿瘤隐蔽性比较高,偶然一次体检未必能发现。比如,早期肺癌可能只有一半患者是通过胸片、X线、痰液被发现的,增加体检次数可提高早期发现肿瘤的机会。”
孙院士感慨道:“我是个临床肿瘤学方面的专家,可是我也不知道自己身体内什么时候会发生癌变。举个例子:我们的身体就像一部精良的汽车,每个脏器24小时都在辛苦工作,当然需要定期保养和检修,只有年检合格了才能避免出现意外。特别是老年人随着身体机能下降、器官老化,体检的项目应尽可能全面、频率增加,特别是肛门等一些比较隐私的地方也要检查。”
凡事都想开点
孙燕院士在临床诊治中,了解到癌症患者都有着相同的诱因――压力大、长期抑郁、过分忧虑、勾心斗角。“以前,医学界还质疑精神因素怎么会跟癌症有关呢?后来研究发现,长期不良情绪会使人体产生应激反应,过强的应激反应就会降低人体免疫力,使癌细胞有可乘之机。”
在整个采访中,孙燕院士都是笑呵呵的,他认为,人要学会满足、学会感恩。人生不可能全部都是顺心如意的,应自己调节和排解不好的情绪。
孙院士有一个调节心态的小方法:只要是以表扬、赞赏他为主要内容的会议,他很少去,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好;而当遇到不公平、甚至是诽谤时,他也觉得自己并不是别人说得那么差。心态总是保持平衡。
“现在的生活节奏快,每个人背负的压力都不小,建议大家不生气、不折腾、不钻牛角尖,凡事都想开点,做个‘没心没肺’的人,因为精神愉快、身心健康确实能给你一个好的身体。”
烟酒不沾 不“诱发”肿瘤
孙院士认为,不少肿瘤,可以说是被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诱发”出来的。比如过多食用高脂饮食、喜欢吃肉、不吃蔬菜,就容易诱发出越来越多的肠癌患者;吸烟人增多则会导致很多无辜的“二手烟”肺癌患者;性生活混乱、感染HPV(人乳头状病毒)则使得宫颈癌发病上升――然而这些不良因素完全是可以控制的。
还有就是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节奏,该睡觉时睡觉,该吃饭时进食,每天有一定时间锻炼,不抽烟喝酒。孙院士就一点烟酒都不沾,他的这个良好习惯也影响着周围的朋友。“总之,不要人为给自己制造很多不利因素。”
(《健康时报》5.11 白轶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