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天津市民反映,他们看到一些促销楼盘打出“均价”广告后很动心,可是赶到售楼处后才发现,想买到“均价”的房子很难。不仅不同楼层、不同房型的房子价格差别很大,而且大部分房源价格高于均价。一些买房人追问所谓的均价是如何计算出的,售楼员的回答是算上那些已卖完的低价房得出的。
对此,记者暗访了河东
区某楼盘,售楼员为记者算了一笔账:按均价8000元计算,面积90多平方米的房子总房款只需70多万元。当问及不同房型、楼层房子的差价时,售楼员说房价大体在均价基础上浮动,“差不了多少”。然而后来记者得知该楼盘“金角”房型与均价相差近1000元/平方米,总房款高于均价水平近10万元。
正准备买房的胡小姐告诉记者,开发商在广告中登出的均价是一个模糊概念,给开发商“暗箱操作”涨价留下空间,实际上一些热门房型近期价格上涨不小。
一些学者建议政府应提供一个监督平台,在保护购房人隐私的基础上,让人们能查到市场上成交的每套商品房真实的价格,还原真实的房价统计信息,让各方做出理性判断。
(《今晚报》6.22 刘英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