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红色旅游先行一步的江西省调研时发现,随着一处处高品质的纪念馆、博物馆相继建成,红色旅游被列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是,与高涨的发展热情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由于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景点门票免费等因素,有些项目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这一现象在许多革命老区不同程度存在,
一些地方对于向上申报红色旅游项目积极性很高,一旦批复下来又无力实施。瑞金市“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副馆长杨建华介绍:“建馆之初,我们是把这个项目作为拉动全市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标志性场馆来建设的。当时,我们预计每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物价部门核定的门票价格为50元,但去年11月免费向社会开放后,还债的钱就没了着落。”
瑞金市红色旅游一期工程规划总投资近亿元,中央负担60%,地方需配套40%。去年,瑞金市财政收入为3.77亿元,64万人平均财政收入只有600多元,基本属于“吃饭财政”。配套资金成了瑞金财政的一大包袱。
红色旅游区多数为革命老区,经济基础本来就薄弱。如果运营的不好,不仅将延长红色旅游产生经济效益的周期,甚至会给老区人民背上新的债务包袱。
(《经济参考报》8.17 陈春园 胡锦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