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的缺乏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青少年的创造力。”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
多位专家指出,应试教育极大影响了孩子探索未来的兴趣,使他们变成没有个性、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考试机器。而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也不容低估,鼓励顺从、听话,不鼓励独立见解;鼓励中庸、随大流,不鼓励竞争、冒尖;鼓励稳妥、可靠,不鼓励异想天开……这些也都严重束缚了儿童想象力的形成。
另一个被忽略的原因,就是优秀科普作品的缺乏。“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受孩子们欢迎的科普作品,除了《十万个为什么》和《小灵通漫游未来》等,很难拿出更好的东西。”
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然而,中国的霍金何时才能出现?
(《人民日报》8.17 赵永新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