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一些以小商品起家的义乌商人手头闲钱无处去,就开始纷纷流向这一新兴的收藏市场。由于购买者越
俞锋,义乌收藏协会副会长。在老家一个2000平方米的仓库里,他已堆放了2幢这样的古民居。2007年,俞锋便开始了四处搜寻濒危古民居的生涯。这一年,他以28.5万元的价格买下了兰溪一幢面临拆迁的晚清四合院。此后,他又以8万元的低价从金华买进了一幢略有腐烂却极具历史价值的清早期民居。
江西都昌县南峰村的“冯虚堂”已成为主人杨捍东烹茗煮酒、会朋见友的场所。在“冯虚堂”边,从异地搬迁的古民居已形成一个明清古建筑群落。
义乌市佛堂镇南江民俗文化村的总经理朱有富,却想利用古民居发展旅游休闲。他把从龙游、永康、武义等地收集来的古建筑荟萃于南江民俗文化村,在那里有声有色地搞起了饮食与旅游休闲。
这些扎根百年的古民居离开了故土,是获得了“新生”,还是断了“地气”?浙江省文物局专家认为,古民居是不可移动的文物,一般不可异地搬迁;况且,老房子“外卖”,是对当地文化资源的掠夺与伤害。
(《新民晚报》8.18 航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