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乡土文学已载不动乡愁?

2009-09-06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新时期乡土文学,是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主流文学奖项的大赢家,但其借着“乡土”所呈现的景观中,已少了乌篷船、荷花淀、篱笆墙、高粱地所浸润的乡愁,徒留空空洞洞的壳。

去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中,四部有三部属乡土文学,而入围的20余部作品里,更有五分之四可划入乡土文学范畴。在今年揭晓的第

四届鲁迅文学奖中,乡土文学仍是获奖大户,如韩少功的《山南水北》、郭文斌的《吉祥如意》等。

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农民从土地上出走蜂拥入城,“乡土中国”迅速城市化,人们却猛然发现,这“乡土”已与传统意义上的“乡土”相去甚远。

今年6月,乡土文学连遭炮轰。先有作家格非放言:“中国的乡土文学已经终结了。”后有陈晓明教授尖锐指出:“当代乡土叙事已经被现代性所占据,因为自重已经太重,结果是载不动一点‘乡愁’。”

在中国文学史上,乡土一直是原乡神话式的存在。中国现代文学的佳作里,有沈从文笔下溪畔白塔边一位老人、一个女孩、一只黄狗的湘西边城,有萧红笔下严冬一到大地裂开口子的呼兰小镇……可是当下,却鲜有能被读者记住的乡土文学作品。读者感叹:“乡土中国少了奇趣盎然、野气扑人的田园诗意,少了水乡夜色或空灵雨景的宜人景致,也少了沈从文、孙犁笔下超然的美学特征,不再是现代人值得留恋的精神家园。”

对此,陈晓明教授说:“乡土文学在现代之初,显得更单纯或质朴些;而当今的乡土叙事则要厚实复杂得多。这不是孰优孰劣、孰是孰非,只是一种差异,只是表明文学的现代性发展至今所具有的形态。”

(《文汇报》8.30 范昕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