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人记住了曾联松。有一个特意以他名字命名的曾联松广场,在瑞安外滩。赭红色的花岗岩上,镌刻密密的金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设计者曾联松铜像。基座的侧面,刻着他的
曾联松1917年12月出生于瑞安城关。年少时聪颖好学的他考入瑞安县立初级中学。美术老师、画家金作镐先生的美术课,使曾联松对书画产生了浓厚兴趣。1936年夏天,曾联松考入中央大学经济系,打算今后寻求国弱民穷的病根以及救治的方法。他还选修美学,经常去听宗白华教授的美学理论课。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央大学无法在南京上课,只得迁往四川重庆。1938年5月,曾联松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9年7月15日,《人民日报》等各大报纸刊登了经周恩来审批、新政协会议筹委会批准的征集国旗图案的启事。曾联松在上海的《解放日报》上看到了这则启事。
曾联松激荡的心,一下子被撞开了。他去找自己当年的学生何仲麟,向他借了一个圆规。穿街过巷,去一家纸张店买来了一大捆彩色油光纸,抱了个满怀,兴冲冲地回家。
家里住房条件差,潮湿而闷热的夏天,没有电风扇,曾联松上楼便闷头做自己的事。妻子项佩瑜到了阁楼上,看见满地都是剪碎了的油光纸。
曾联松每天构思,剪剪贴贴制作国旗草稿。
午夜时分,他仰望窗外满天的繁星,一个灵感突然在脑海闪现。那颗红色的五角星,红军战士帽檐上的红五星。他当年在重庆做地下工作时,偷偷阅读过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就留下深刻印象。
表达内心感受的象征物,这下子找到了!曾联松先剪出了一个大的五角星,象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大星之后的小星,应该是几颗呢?他想到了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书中指出人民包括有四个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他就决定以四颗小星象征广大人民。问题在于,旗面上怎么布局才合理,才有美感?
夜间走远路,要看北斗星。有一颗星最亮,其余的小星围绕着最亮的星。共产党就是那颗最亮的大星,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就像围着北斗的四颗小星。人民紧紧地环绕在共产党的周围,团结战斗,从胜利走向胜利。
这组金星图案应放在旗面的什么位置?放在上端,重心不稳。放在中间,比较稳重,但是天地不够开阔。分开放,没有凝聚力。当他把五星挪向旗面的左上方,顿觉视野开阔。五个金黄色星居高临下,光彩闪耀,仿佛使人看到了星光映照大地,灿烂而辉煌。
他把五角星设计为三原色中最亮的黄色,像朝霞一片金光灿灿,也表达了中华儿女黄色人种的民族特征。五颗金星的结合图形,大小呼应,疏密相间,形成了一个椭圆形,这恰恰和我国疆土的几何图形类似,既表现了中国地理特征,也显得平稳和谐,明朗而有气势。用红色作为国旗的基础色,似红霞满天,象征革命、解放、光明。
曾联松制作了两份五星红旗图案稿,一份保留在家中,一份小心翼翼地装入信套,寄给了全国政协筹备会去应征。
此稿件在全国应征稿件3012份中被列为第32号,受到毛泽东主席赞许。同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正式通过,确定国旗为红地五星旗,象征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
作为新中国国旗的设计者,曾联松从来没有星光灿烂。他是一个长期从事计划、财务工作的普通人,默默无闻,兢兢业业,他最高的职务到最后也就是上海市日用杂品公司的副经理。
他从不以国旗设计者自居。198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向他征询国旗设计原稿收藏,他立即寄去,没要一分钱。有一次,一名商人找到曾联松小儿子曾一明,说:“想借用曾老名字作店招,开一家‘曾联松旗帜商店’,不要曾家投资一分钱,赢利分成。”但曾联松没有同意,对这些名利,他很淡然。
1999年10月1日,曾联松亲笔签名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空。国庆后18天,10月19日,曾联松病逝于上海。
(《人民日报》9.2 袁亚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