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以科学的态度远离药品伤害

2009-09-20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是药三分毒

南京84岁的高老太是糖尿病患者,最近因为脚肿,加上受凉有些咳嗽,女儿带她去了医院,输抗生素治咳嗽,输利尿药治脚肿。20天过后,老太太不咳嗽了,脚也不肿了,却食欲全无,浑身无力。看着老人日益消瘦,女儿又带她去医院,这次查出肺部有炎症,又输抗生素。结

果,一个月前还每天早起买菜,傍晚与邻居散步聊天的老人不到两个星期就走了。是过量用药害了她。

李先生一直受便秘困扰,常用泻药来排便,它给李先生带来的后果是:结肠痉挛和骨质疏松。

人们因为过分迷信和依赖药物对身体的帮助,而忽略了它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世界卫生组织一份报告指出,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

目前,供人类应用的药物和保健品已达3万种以上,由于服药引起的肝肾损害越来越多,药物性肝病约占临床肝炎患者的10%,在50岁以上患者中的比例可超过40%。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药物性肝损害已上升为全球死亡原因的第五位。

药物的代谢,肝脏是主要器官,尤其是口服药物由胃肠吸收后即进入肝脏。肝脏负责解毒,但本身也会中毒。再好的药,如果不对症,和毒药没有两样。

好多患者有点疼痛就吃止痛药。成都军区神经肿瘤研究所所长顾建文教授说,止痛药并非万能药,它有一定针对性。因高血压病引起的头痛,应用降压药而不是止痛片。不久前美国歌星迈克尔・杰克逊突然去世,就是滥用镇痛剂的结果。

老人吃药的常见误区

每个人体质不一样,病因不相同,病症更是千差万别,这个药别人吃完气色红润,你可能就会脸色发青,危险丛生。不安全用药比不用药更可怕。上海一位治病心切的老者,看到报纸上介绍一种治疗脑血栓的药,马上买来吃,谁知那药与他正在服用的是同一种药物,只不过换了个名字。因药物过量,导致老人身亡。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主任药师孙忠实强调,老年患者在用药时要有一个科学冷静的态度,不要追求新药、洋药、贵药。新药的不良反应都有滞后性。洋药出现用药问题的不在少数,一些进口药并不适合我国病人。他说,能治好自己的病的药就是好药,贵药不一定疗效就好。

老年人吃药还有常见的误区,就是病人自行减药或是加药。有些患者吃了几天药后,自认为症状消失,疾病痊愈了,不遵医嘱擅自停药。有些患者5天的处方,吃了2天就不吃了,却不知,这样反而会导致病菌的抗药能力。其实药物停服过早,疾病还没有彻底治愈,会留下隐患,导致旧病复发或病情反复转成慢性。

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对药物和代谢产物的过滤减少,如果用药时间过长,也会招致不良反应。

吃药是一个利弊的选择,病得很厉害,应该吃的药还得吃,毕竟,保住性命才是最重要的。解放军306医院主任医师许樟荣说,任何药品都有副作用,只要了解清楚,还是可以放心服用的。

用药原则

专家给出的用药原则是:能外用解决问题的不要口服;能口服的不打针;能打针的不输液;能不用药就不要用,通过食疗、精神调养、物理疗法等来解决。

先取食疗,而后用药。喝姜片红糖水可治疗风寒性感冒就不必吃药,食疗后仍不见效可考虑用理疗、按摩、针灸、锻炼等方法,最后再选择用药物治疗。

  先以外用,后用内服。像皮肤病、牙龈炎、扭伤等可先用外敷药解毒、消肿,最好不用内服消炎药。

先用内服,后用注射。注射剂治病虽然好得快,但药剂通过血液流向全身,进入心脏,直接危及血管壁和心脏。

先用成药,后用新药。有些传统的药,很便宜的,却能治大病,比如喉风散,过去六七毛钱,现在也就是两三块钱,治疗口腔溃疡,一喷就好。

老年人所患的许多“老年病”,只是一种随机体老化而产生的“自然现象”,若注意自我保健调节,通过饮食调理、合理参加体育运动、控制生活节奏、保持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不用服药就可得到改善。

  (《中国老年》2009年第9期 汉文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