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家庭观、乡土观、储蓄观和消费观,越来越成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农民工对现代城市缺乏归属感的“候鸟情结”,所造成的不仅仅是每年的春运潮
新生代农民工开始扭转这一古老且越来越不合时宜的定式,越来越愿意为自己花钱、在城市生根,将命运乃至归宿和城市而非农村故乡相联系。
但也应看到,这种转变是自发的、处在萌芽状态的。“蓝皮书”同样指出,至今仍有31%的农民工住在集体宿舍,这种“无根”的现实,足以令许多新生代农民工梦破。不仅如此,在农村养老、农民工城市落户、子女入学等方面,被尊称为“新城市人”的新生代农民工,仍会不时遇到不公平待遇的“暗礁”。
新生代农民工的转型,是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并不是城市边界向农村扩大,而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并在城市扎根,这个规模和发展速度会越来越大。为了让这一历史性的转型走得更快更平稳,各级政府应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不但确保农民工权利的实现,更要由此认识到,新生代农民工的扎根城市,也意味着城市繁荣和长治久安。
(《新京报》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