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朗读”这一形式具有悠长的历史。据称,18世纪末,一种源于教堂布道的“朗读会”,演变为今天的“出版朗读”。“德国朗读”也与地中海气候相关――寒冷的秋冬季节,家人、好友
对于德国作家来说,他们最愿意面对读者的方式,便是高声朗读自己的作品。
比较中西朗读,我们常常看到的现象是:别人朗读自己的文章,我们朗读别人的作品;别人朗读自己的新书,我们背诵别人的旧作;别人朗读是作者与生活中“典型人物”的对话,我们朗读更多的是“九鼎大典”时昂扬的颂词;别人不惮于在公众面前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们常囿于“知音”“圈子”里的浅唱低吟……
那么,“朗读”有什么好处?作家为什么要朗读自己的作品?
朗读可以读出文辞的色彩与联想,朗读可以读出文句的内涵与象征;朗读可以读出作者的情感与态度,朗读可以读出听众的共鸣与通感……
如今,书展闭幕了,作家们陆续回来了,而“朗读”回来了没有?
(《新民晚报》11.7 胡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