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指出,50%的热帖都是经过人为设计的。此言论遭到广大网友的质疑。
有人指出,在利益的驱动下,受雇发帖回帖的人能炒热话题,但他们终究控制不了民意,网民们的智商也没那么低。
至于“网络黑社会”这一定性,有网友也表达了反对意见:利用网络打击竞争对手是商业上的事,与刑法上的“黑社会组织犯罪”不是一回事。
而对于“网络打黑”的声音,不少媒体都表示担忧。《中国青年报》认为,“网络打黑”的拳头一旦举起,所落之处恐怕不只是“网上水军”,更是网络言论自由。
实际上,网络对很多案件的披露与调查,都成为了司法公正以及社会公正的良好助推剂。可以说,网络监督事实上已成为社会监督的有效渠道之一,受到公众欢迎。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网络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良莠不齐是难免的。让网络成为一个毫无杂音的“民意平台”,或许是一种奢望。正如《华商报》的评论所言,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像大禹他爹鲧那样简单围堵,迎头棒喝,不分眉毛胡子“黑打”一气,而应学习大禹治水的疏导之术,在现实当中引导、规范或者打击制造热点牟利等行为。
(《新华每日电讯》12.22 易艳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