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位于西皇城根南街东面的图样山胡同,最早叫兔儿山,明代时为皇家御园。据传,明时帝王九九登高时,或攀万岁山(今景山),或登兔儿山,《日下旧闻考》中称其为旋坡台。兔儿山怪石嶙峋,高五十多丈。民国时期,
再如虎城胡同、虎坊胡同、虎坊桥等含“虎”字的地名,也是因为明代那里曾建有虎房,是明朝皇宫饲养老虎的地方。
北京的胡同街巷一路走来,以生肖命名的改动最多,变化也最大。这一是因为重名的地方太多;二是缘于有些胡同原名听起来不雅。比如叫羊圈的地方,过去有8处之多。民国时期,位于西华门大街南侧的羊圈胡同改成了养廉胡同;位于地安门外大街西面的羊圈胡同改成了扬俭胡同;位于新街口南大街东侧的小羊圈胡同改成了小杨家胡同……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4岁以前就曾住在这条胡同,《四世同堂》主人公祁老太爷一家住的小羊圈胡同,即是以他小时候生活的胡同为蓝本创作的。
此外,还有一些昔日含“猪”、“狗”的胡同名称,如果不溯其源,已经很难看出它们与原名的关联。比如位于西四北大街西侧的朱苇箔胡同,最早叫猪尾巴胡同;位于北新桥西南侧的花枝胡同,原来叫花猪胡同;位于府右街西面的高义伯胡同,曾经叫狗尾巴胡同;位于景山西街西面的高卧胡同,当初称狗窝胡同……
如今,这些胡同历经岁月更迭,有的早已逝去,有的名称几经变迁,但每一条胡同都积淀着一段历史与传奇,其一步一步前行的足迹,深深地印在北京这片沃土里。
(《北京晚报》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