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车“合理而不合法”
1月4日,前一天的暴雪给出行带来了困难。张迪只能让刚怀孕的妻子请假不上班,而自己则提早到6点40出门,赶往城市的另一头去上班。
张迪夫妇住在天通苑社区。自两个多月前妻子怀孕
在城市私家车资源多有闲置的大城市,张迪的想法本是各得其所。但事实上,由于存在一些长久未能解决的问题,拼车行为举步维艰。
拥有多年交通法经验的董来超律师告诉记者,在中国,私家车不能从事营利性载客。哪怕收取的钱不足人均油费、路费,“不盈利”,也破坏了私家车登记时注明的“非营运车辆”的性质。
“拼车这一行为尽管非常合理,但不合法。”董来超说,更为严重的是,拼车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责任无法界定。因此,很多车主只愿和熟人拼车,没有合同,彼此心照不宣。在大雪之前,张迪并没有找到合适的拼车伙伴。
拼车热一次次冷却
雪后,各论坛上的拼车信息多了起来,无车的业主纷纷寻觅“好心邻居”,“能捎带手拉上我,费用好商量”。
这已经不是拼车话题第一次热火了。天气变热、变冷带来的公共交通工具舒适度降低,油价上涨或限行政策,都是促发拼车话题的时机。
最热的一次是北京奥运会前夕。2008年6月20日,北京市政府为了保证奥运会期间道路行驶畅通和空气质量良好,自7月20日起,正式开始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与此同时,油价持续上涨。从6月底开始,“爱‘拼’才会赢”、“搭顺路人分担油钱”等“拼车”帖子在各大BBS上涌现。
不过,由于“老问题”仍然存在,拼车总要遭遇尴尬。很多车主都记得这样一则新闻:杭州一起有偿拼车曾遭遇行政处罚,车主一时心软,搭载两名路人,收了6元油钱,结果因擅自运营罚款两万元。
因此,每一次拼车热最终都会在喧嚣之后慢慢冷却。
能否给拼车合法身份
拼车尴尬难以解决,拼车需求却随着每一次极端天气到来更显迫切。
一位母亲这些天送孩子上学堪称惊险:学校门口塞满了送孩子上学的车,她根本没办法开车把孩子送到校门,只能在环线边上停下,提心吊胆地目送不到10岁的儿子穿过车流,踏雪走几百米进学校。
几十辆甚至上百辆私家车的“家长车队”趴在校门口一直是老大难问题。为了迎合家长们的心态,某网站甚至这样推销私家车:“不怕校门口拥堵,9款微型车导购”。其实,无论车型大小,“家长车队”的大多数车里只坐着一个孩子。上述家长表示,“如果家长们能拼车接送孩子,路况可能就没那么糟了。”
“从节能减排、防止气候变化的角度,应该提倡拼车。”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博士陈洪波表示,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像大雪这样的极端天气事件将越来越多。在德国、新加坡等国家,交通高峰期私家车空车上路会被罚款;英国与美国修建了专供多人共乘车辆行驶的专用快速车道,只有乘坐两人以上的车辆才能进入。政府部门应尽快从立法层面解决中国拼车“合理而不合法”的尴尬,并为“拼车”提供政策指导,如拼车的规则和价格的制定等。
(《中国青年报》1.11 白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