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高知精英不能“只富知识”

2010-01-19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中国社科院年前发布的《2009人口与劳动绿皮书》称,目前大学毕业生和有经验的青年农民工在工资待遇上有趋同的趋势。联系到“蚁族”现象以及北大教授“晒工资”等事件,人们不禁感到,有很多“知识精英”虽然在知识上“先富起来”,但并没有在与之同步的物质及精神上“富起来”。

当前,“知识精英”是一个相

对意义上的概念。大学生及研究生,还处于学习知识的阶段;教师、媒体工作者客观说还不能与历史留名的精英相提并论。讨论“知识精英”的贫困,只能是与其它阶层相比较而言,即为什么一些拥有知识的人,却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过得甚至没有部分无知识、少知识的人好?或者是,为什么在拥有较多知识后,生活却没发生太大变化?

这有两方面原因。从知识供给角度来看,一再的扩招、教育的同质化,都造成学生学到的知识缺少独特性。从需求角度看,知识作为商品时,并不是天然就比其它商品具有更高的获利性。如果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处于“制造工厂”的地位,如果房地产业始终成为经济支柱,那作为毕业生的“知识精英”比不上“蓝领贵族”,就是很自然的事;如果社会不需要大学教师们提供独创的思想,也就很难体现“知识精英”的价值;如果社会中较好的位置,大部分被某些既得利益群体垄断,那知识改变命运的可能性就更加低了。

要改变“知识精英”的“贫困”现状,首先要改革大学教育,使学子们能学有所用,不需要与农民工竞争同样的岗位。再者,在招收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人员时,要保证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对私营企业招收贫困大学生提供补贴或税收减免。最后,对所创造的知识具有绝对价值却不具备太多商品价值者,国家应提高工资或给予津贴、补贴。

(《人民论坛》2010年1月(上) 于建嵘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