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法国不评“三好生”

2010-02-09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在中国,“三好生”是评判一个学生的硬性标准,而法国教育部门从不评“三好生”。

法国人用哲学代替德育。教师向学生传授哲学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辨证,启发帮助学生树立人生观和社会观。还有一些宗教性质的学校,专设宗教课,以树立学生宗教性质的道德规范。再有,法国中学大都以历史名人命名,比如雨

果、伏尔泰、孟德斯鸠等等,学生以此为榜样,以学校为骄傲,这些伟人的思想品格,潜移默化影响着他们。

智力的培养与评判方面,主要以鼓励为主。每学期任课教师都要给每个学生评语,教师总是从正面肯定学生的优势,比如褒奖学生的语言能力好,就是证明其文科成绩强;肯定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强,说明其理化成绩好。对成绩差的学生,教师也会积极鼓励,提出改善建议。

体育方面,法国学校更注重技能、兴趣与个人能力的培养,比如游泳就是学生从小开始必学的课程。很多学校每年还组织学生外出滑雪,既锻炼了身体,又培养了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另外,学生还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参加柔道、击剑、网球等各种课外体育培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中国,“三好生”必定是少数,评选有名额限制,评判的初衷是树立榜样、鼓励先进、带动后进,但难免伤害其他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鼓励成分不多。而法国则是一种集体概念,共同进步意识,从某一方面说,这是一种平等思想的延伸。因为榜样的力量虽然是无穷的,但人道主义光芒应该照耀在每个人的心田,尤其是人生朝阳时期的学生。

(《世界报》2.3 高远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