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积极性一个不能少
为
保障人民的权利,让人民形成了一种预期――对自己劳动、对自己创造的合理合法的预期。这意味着在整个社会形成了“生产性激励”,而不是“分配性激励”。很多发展中国家没有抓住经济建设的中心,学了西方的所谓的“民主化”,结果在整个社会形成了“分配性的激励”,大家都盯着权力,各个社会阶层试图通过对权力的操控获得利益,结果内斗不止。
中国成功在于从权利入手,而不是从权力入手。通过改革激励人们,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调动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而避免了政治权力的争夺、对利益分配争夺。这是中国成功的奥妙,这是好的经验,不能放弃。
另一个原因,是中国还有政府的积极性,合理配置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改革开放以前,主要是政府的积极性,是自上而下的多,自下而上的少,社会的活力不够。
(《深圳特区报》2.2 房宁文)
得益于三维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为什么可以持续长达30年?对此,我提出三维市场经济的解释。从根本上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是三维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运行规律的必然产物。
经典市场经济的主体是政府和企业,构成两维的主轴关系。而在中国,又是“二变三”。中央政府和竞争性企业,相当于经典市场经济中的政府和企业,但又多出一个地方政府。我国地方政府具有两重身份,它既是政府体系的组成部分,履行公共职能;又是经济主体,承担经济发展的商务功能。我把这个特殊市场经济称为三维市场经济。
三维市场经济的特征是地方政府的特别地位。中国的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的追求,就像企业对市场份额和利润的追求一样,完全源自体制内生的动力,强大而持久。同时,中国有两三千个县级政府和几百个地级市政府,都在追求经济发展,竞争就普遍化了。这在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地方政府商务活动有积极一面,同时,地方政府的重商导向也有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对劳动者利益普遍关注不足,在劳资利益冲突时容易偏袒资方。第二,由于环境保护成本是由全社会来负担的,地方政府常常放弃自己的责任,为了地方GDP的增长而牺牲环境质量。第三,常把教育文化、公共卫生及其他民生需求
当成次要议题,除了“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外,对公共服务投入不足。第四,为腐败现象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社会科学报》1.28 史正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