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运作方式
沈志华教授年近花甲,谈到赴俄搜集档案,“这事要从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说起。俄罗斯政府一度开放了苏联时期的党政机关的档案。”这时,已经离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岗位去经商10年的他以“体制外”的身份重返学界。
1994年10月,沈志华个人筹资,在深圳召开了“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学术讨论会。他认为,能够还原历史本来面目的史料中,档案文件无疑是处于第一位的。1995年3月,他又在北京开了一个小型会议,专门论证去莫斯科购买档案这一重大行动,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件于民于国于党有益的大好事,但光靠个人,不太可能达到目的。
沈志华来到中国社科院,找到党组书记、副院长王忍之。于是,这位富有的“文化个体户”与中国最高社科研究机构联手成立了“苏联历史档案集”课题组,组建了《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编委会。双方谈定,此事作为社科院重点课题立项,由社科院办妥一切必要的手续,沈志华负责全部课题经费,并主持全面工作。
请俄罗斯朋友帮忙复印
1995年10月,沈志华一行四人飞抵莫斯科,开始了“购档之旅”。
他们直奔档案馆,才知道来晚了。俄罗斯开放档案最宽松的时期是1992年到1993年。他们到那里时,开放范围已经收缩,而费用却比过去贵了许多。去俄罗斯国家档案馆复印,一页1美元;去苏共中央档案馆复印,一页2.8美元。但沈志华很快就发现,俄罗斯档案馆对本国公民的收费远低于外国人。
几天后,沈志华等人宴请几位俄罗斯学界朋友。沈志华带去的茅台和二锅头此刻在俄罗斯人眼中熠熠生辉,酒酣耳热的俄罗斯朋友爽快应承了他帮忙复印档案的请求。
通过这样的方法,他们3个月从俄罗斯4个主要档案馆复印了需要的大量档案。
1996年4月,沈志华再飞莫斯科,用同样的方法,又复印了一大批档案。
同年10月,沈志华去了美国。通常他们总是开馆而作,闭馆而息,满负荷工作直到回国。1998年,沈志华再赴美国。两次美国之行,共带回复印的前苏联档案10多箱,比从俄罗斯带回的还要多。
为了购买这些极为珍贵的档案,沈志华花掉路费、食宿费、劳务费等等,总共约百万元。
研究成果得到广泛认可
此后7年中,沈志华出资在全国组织了70多人的翻译和编辑队伍,对档案分类整理,并选择专题译成中文。2002年8月,中国社科院直属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苏联历史档案选编》,共34卷、36册、227个专题、近2000万字,收录了74年间前苏联历史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原始档案。
沈志华购回了多少档案?他给出了精确的回答:有关中苏关系档案(1921~1991)22卷,约4500页;有关朝鲜战争(1948~1953)17卷,约3400页;有关苏联与朝鲜关系(1945~1960)9卷,约2000页;有关苏联历史(1917~1991)27卷,约5500页。还有已经译成中文出版的有关苏联历史的俄文原件33卷,约7000页。
这些档案已经并正在显示其价值。在参考运用这些档案的基础上,由沈志华等4位学者撰写、中国前驻苏大使李凤林作序的《中苏关系史纲》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研成果(人文社科类)一等奖。2009年,由沈志华主编、国内多位专家参与、旨在探讨苏联解体原因的《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出版后,引起《中华读书报》等多家媒体关注,并被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列为“强素质”教育图书。
学术气氛现在宽松多了
“我为自己设定的研究方向就是两个: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研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研究。这就是我的学术人生。”作为在上述领域学术成果颇丰的“体制外”学者,沈志华于2004年选择重新回到“体制内”――受聘华东师范大学。原来他只想个人搞研究,而现在想要带出一支团队,这就面临人才来源和资金来源两个问题,回归体制内是一个明智选择。但更重要的是,当前体制内的学术气氛也比以往宽松多了。
(《文汇报》2.3 唐见端 徐海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