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式风格”
2007年10月27日,中央任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俞正声兼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在上任感言中即鼓励在民主气氛中发表意见,“言论无禁区,只要有建设性即可”
“他经常不按既定线路走。”上海市委组织部一位公务员告诉记者。有一次,他去某区考察中学,接待方将某所学校进行了认真布置,俞正声看了该所学校后突然提出还想再看看附近类似的学校,令接待方措手不及。
俞正声曾只带一名秘书参观宋庆龄故居被认出来,他们赶紧接待,得知他当天上午还去过宋庆龄陵园。故居领导赶紧打电话给宋庆龄陵园,问了一圈居然无人发现,调出监控录像之后果然找到。
俞正声在上海电气集团建设的临港基地调研时,提了很多专业性问题。其实俞正声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弹道式导弹自动控制专业,可见他在调研前所作的准备。
俞式调研的另一特点是,要求汇报者“报忧不报喜”。在某次人大会上,某单位将一摞讲稿铺在桌面上扒拉平整刚准备开念,俞正声摆摆手:“你不用念了,稿子拿上来我会看的,你就说说具体工作打算怎么做?”
俞正声喜欢大白话式的用语。谈房价,他说:“房价不能再涨了,刚工作5年,一个月也就三四千块钱,买不起啊!”
谈就业,他说:“老人们一般对自己穿衣服不讲究,房子也不需要太大,就是希望孩子生活得好一点。如果孩子的就业问题不能解决好,对老人们的打击是很大的。”
非常“懂新闻”
俞正声“懂新闻”,这是沪上新闻媒体的共识。
近年来,上海新闻界经受着越来越多的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敏感话题的考验,2009年尤其凶猛。
11月中,中共九届上海市委九次全会结束后,俞正声接受了当地电视台专访,对于“钓鱼执法”、闵行倒楼、上海房价、反腐形势等舆论热点,几乎不等记者发问就主动谈起。
他说:“‘钓鱼事件’是一种制度性措施的错误,说明我和我们的同志们法治意识淡薄。”
对于闵行倒楼,俞正声当时的批示是“快报事实”、“慎报原因”、“依法处置”。“这很符合新闻学的原则。”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一位教授这样评价。
俞正声还是中国第一代网民,他将网络定义为“集中民智的有效渠道”。
“有一件严肃处理一件”
近两年来,上海市纪委立案查处的局级干部17人,处级干部100多人。
“俞式反腐”特点是快,“有一件严肃处理一件”。上海市普陀区原区长蔡志强于2009年10月15日被“双规”,12月13日即被移交司法机关,24日上海市检察院公布其被逮捕。
在蔡志强之前,普陀区政府办公室主任殷坤能、副区长张克明、长征镇原书记王妙兴等官员先后落马,都与房地产开发有关。
2009年,上海市纪委对全市3100多名局级干部购买商品房的情况进行了专项申报登记,纠正一些干部“明显低于市场价购房”等不规范的购房行为。
事实上,上海反腐这两年来从未间断。俞正声履新之际,正是陈良宇社保案收官之时。俞正声刚上任即在上海市纪委九届二次全会上提出“十不”承诺,核心词是“不搞封官许愿,不谋私利”。
在上海市委不久前召开的九届八次全会上,俞正声再敲反腐警钟。“干部对个人利益孜孜以求损害党的形象。特别是上海这几年正在推进建设一系列重大项目和工程,投资的力度相当大,领导干部尤其要把好关、用好权,干干净净做事。”
拉平公务员工资
对上海市10万名公务员来说,2008年经历了一场“倒春寒”。
当年1月17日,《上海市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的实施方案》正式下发,“要求引导大家正确看待个人利益得失。”
从3月起,政府公务员们接到的工资条做了减法,“是想抹平公务员系统内因行业和地区差而造成的收入差距。”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名公务员回忆说。
作为上海市“一号公务员”,俞正声更着重丰富下属的脑袋,而非钱袋。他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建设学习型队伍,并热衷于推荐书目。王树增的《解放战争》和罗斯巴德的《美国大萧条》都被他重点推介。前者重在反腐,后者是为怎么渡过经济危机服务。
走进百姓棚户区
“俞正声还直接为《解放日报》写稿,让老百姓知道他在想什么。”该报的一位编辑说。
上海市民由此知道,他任内最希望解决好的两大课题,一是上海的经济转型,二是历史遗留的利益调节问题――200万支边人员返回上海之后的养老水平差距矛盾;危棚俭屋改造涉及的搬迁补偿矛盾等等。
这类交流想法的稿件多了,关于市领导活动的报道就少了,版面让位于民生新闻。
俞正声到黄浦区小东门街道调研,看到路边有晒太阳的老人,叫司机停车,到老人住的棚户区看看。一进屋内就说“暗无天日”,再问屋里为何挂满塑料袋,老人答称屋漏接雨,俞正声又说“水深火热”。他在会上提及此事:“高楼大厦后面隔壁就是棚户区。”随即,完成400万平方米二级以下旧里改造被提上了日程。
上海地铁6、8号线由于站台高低差及缝隙过大等原因,在试运营的十几天内就导致乘客受伤事件十余起,俞正声又在两会上做了自我批评:“当时就不该剪彩,弄好了再剪彩。”
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俞正声说:“你做一个地方的领导,老想别人怎么评价自己,就会妨碍你做出正确的决策。我不希望做这样的领导,要对历史负责,对上海人民和全国人民负责,因为上海是全国的上海啊。”
(《?望东方周刊》2010年第5期 刘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