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当他进入了纪录片的世界时,这个曾经的“艺术家”发现,自己不再专注于主观的冥想,而更倾向于关注现实的生活,他把目光投向了毕业后再没联系的中学同学。
他开始像“滚雪球”一样搜集同学们的联系方式。等到踏入同学的家门,还没坐下,他就忙着摆设备,布话筒。面对错愕的同学,他总是微微一笑:“咱们都这么大年龄了,不如把自己的生活记录下来,等到后人想知道的时候,还有的看。”
慢慢地,这些同学卸下心防,开始向林鑫倾诉内心。
林鑫在长达3个小时的纪录片《同学》里,拍摄了自己23位中学同学的中年生活:一个男同学做了大巴司机,刚被从监狱里放出来,虽然装出一副乐观的样子,心里却已经打定主意“再有问题就不活了”;一个女同学嫁给了有钱人,每天的生活就是在家里养仓鼠、打牌,面对镜头总是很困惑地问“这么无聊的生活有啥好拍的”。
有时候,这些语言让人啼笑皆非:一位当上了银行行长的同学,一个中午跑了三场饭局,觥筹交错间春风得意地说:“刚工作那会儿,一个月的工资是三十四块五,现在当行长一年十几万,还在西安买了房。工资就是衡量一个人的工作价值,这市场经济,就是这样。”
还有一位女同学在一所大学的哲学系里当教授,她在镜头前回忆了自己的奋斗史,忽然话锋一转:“人嘛,还是要信仰一点实惠的,对不对?我特别相信周易。”
在这23位同学中,最打动林鑫的,是一位做清洁工的女同学。尽管每天早上3点钟起床上班,风雨无阻,并且每个月只有400元的收入,但这对夫妻却在影片中对生活表现出最明确的满意:“等娃一毕业,顾住自己,俺两个人一退休……反正我觉得挺满意的。”
前不久,林鑫的《同学》获得第6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的评委会奖。在这个中国最重要的独立纪录片电影节上,日本导演内藤雅行评价说,这是一部“描写生存本质的电影,虽然我听不懂他们讲话,但我还是流了泪”。
(《中国青年报》3.17 付雁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