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时评

2010-03-20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愿“一次性筷子”早日销声匿迹

据央视3・15晚会曝光,一次性筷子在生产过程中经历了熏硫磺、石蜡、双氧水等多种化学药品的加工,生产过程触目惊心。

其实,就算是一次性筷子没有卫生问题,我们也应该对一次性筷子说“不”了。因为使用一次性筷子造成大量的浪费,

与目前提倡的“低碳生活”相悖。

随着环保热的盛行,一场“我筷”风尚正在日本越来越得到普及。“我筷”即归“我”独用的筷子,装在筷子盒或筷子袋里。在自备筷子已经成为流行的气氛下,商店已经不会主动提供方便筷。

我们应该推广自带筷子了,至少应该使用消毒筷子。这不但需要人们改变观念,更需要商家积极提供条件。

  (《北京青年报》3.17 杨凤霞文)

“围剿”地沟油的动力有多大

据武汉工业学院何东平教授估计,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300万吨,吃10顿饭,可能有1顿碰上的就是地沟油。医学研究显示,地沟油中黄曲霉素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

笔者认为,各地的公共管理者能否“围剿”地沟油、“围剿”到何种程度,要看有多大的动力。

掏地沟油目前在一些城市已经成为暴利“行业”,统计显示,国内地沟油一年的总利润达15亿~20亿元。同时,由于对地沟油的检测和鉴别非普通人所能做到,同时地沟油对食用者造成的危害是长期渐进、不易觉察的,相比起其它恶性食品事件来,可能不太会激起公众的义愤,也不太会引起管理者的重视。

按照专家设想,全国600多个城市只要建成3000多个餐厨垃圾处理厂,便能彻底解决地沟油问题。但关键问题是,与GDP的快速增长相比,又有什么动力推动更多的城市管理者去建造这些“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第二”的餐厨垃圾处理厂呢?

(《工人日报》3.19 李记文)

降低消费维权成本是最好的“服务”

今年中消协将3・15活动的主题确定为“消费与服务”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如何切实加大对消费者和经济社会的服务力度,却是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一年前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会选择何种方式维权”这一问题上,有63.817%的受调查者选择“默默忍受”。从调查结果来看,正是过高的维权成本,挡住了消费者的维权之路。维权成本过高问题,已经成为消费者“不能承受之重”,也成为造假、售假行为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降低消费维权成本首先必须切实减轻消费者维权成本。一方面,相关管理部门要尽量降低甚至免除消费者维权所需的鉴定费用;另一方面,要尽量缩短消费维权的流程,简化程序,降低消费者维权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光明日报》3.16 孙瑞灼文)

检方独立调查机制值得期待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慕平透露,对于看守所内的重大伤亡事件,北京检察机关今年将启动独立调查机制,包括法医鉴定、现场勘察、会见嫌疑人等。此举在全国尚属首创。

目前,我国看守所内的执法监督仍处于薄弱环节,由于体制上实行侦押一体,看守所归公安部门管理,由此必然带来执法监督上的“主体困境”――公安部门的自我监督缺乏约束。

检察机关是我国的专门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以一种中立的身份立场展开独立调查,不仅是力避监所违法执法的需要,同时也是自身法律监督职能的回归,其公信力也比公安机关自查要高许多。

当然,检调必须保持充分的程序公开性,用“看得见的方式”获知并公布真相,如此方能消解民间“官官相护”的猜忌,提高检调的公信力;与此同时,必须将检察机关的调查监督纳入制度化轨道,夯实同级检察机关的制度基石,以避免高层机关“选择性监督”的疏漏,这样才能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实现检察机关独立调查的监督功效。

(《京华时报》3.14 傅达林文)

为什么公众不得不通过网络参政

盘点今年两会,网络不可忽略。代表、委员们通过网络搜集社情民意;民众通过网络表达自己对两会的看法。

民众借助互联网问政,这正是我国民主形式日益丰富、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的新表现。但还必须看到,这只是问题的一面。民众网络参政热情高涨,这除了与互联网本身自由、便捷的特性相关之外,现实中参与政治渠道的不足,是否也在“逼迫”着民众不得不通过网络才能实现参政的权利?

比如,在现实中,一些民间的声音无法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与反馈,他们只能通过网络途径来反映或者发泄;在现实中,他们的举报信沉入大海杳无音信,只能通过网络见光;在现实中,实名举报担心遭到报复伤害,所以只能通过网络匿名检举。事实上,当现实中无法实现这些权利时,他们才不得不另辟这块虚拟的权利疆土。

所以,在看到网络问政的进步之时,现实中公民问政渠道的不足更需要得到重视。民众民主权利的实现,更需要在现实中发力。

(《中国青年报》3.16 陈方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