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废坦克被沉海
任何一种武器装备都有自己的寿命。很多功勋武器在退役之后,都会进入各类博物馆、教育基地,作为珍贵展品,
供人参观,如史上为美国海军服役时间最长的战舰“中途岛”号,现在变成了海上博物馆。
除了这些“精英”武器外,更多退役武器又是怎样安身的?
入土为安
有一种武器退役处置难度高,耗资巨大,还可能涉及到军事秘密,这就是核潜艇。
核潜艇的服役期一般为20年~30年,经过数十年的运行,反应堆舱累积了大量的裂变产物和活化产物。据估算,俄罗斯第一代核潜艇在停放5年后反应堆舱内的放射性总量约为106居里,污染物总量在300吨上下。如果不实施恰当的退役处置,就会殃及环境和生态安全。
为了处理好退役核潜艇,美国海军将核潜艇反应堆舱的尾部密封,并用拖车将其运往能源部所属的汉福特核基地进行埋藏处置,处置设施将确保安全处置600年。每艘核潜艇所需的废物管理费用约为2500万~5000万美元。
回收利用
无论是老战机还是旧战舰,退役后,其中一些装备仍有一定战斗力。于是,它们或转为后备,或成为靶舰。
美国亚利桑那州有一片占地2600英亩的沙漠,那里存放着几代美国军用飞机,保存着价值350亿美元的过时飞机,它们可为戴维斯・蒙山空军基地的现役飞机提供备用零部件――在需要的时候有35万个零部件可被回收利用。这个基地还驻扎着美军第309航空维护与改造大队,他们负责对这些飞机进行维护,随时准备让其中一些飞机重返蓝天。
据悉,美军的“后备舰队”也多达170余艘,它们可以在10天到120天之间转换成现役海军军事力量。美国运输部海洋管理局表示,美国国防“后备舰队”已经参加过7场战争或国家遭遇紧急情况的支援任务。
相比于“后备战舰”来说,“靶舰”可谓悲壮得多。2006年4月,“美国”号作为世界上第一艘充任演习靶舰的航母,在经历了25天的狂轰滥炸后,成为世界上葬身洋底最大的军舰。能为研制新一代航母提供抗攻击能力的相关数据,也算“死得其所”。
拆解回炉
这是大多数武器装备难逃的命运。武器不同于其他机械,有的拆解起来丝毫不轻松。美军拆解F-14战斗机采用了复杂的彻底切割的方式:先用重型粉碎机把F-14的两翼切割掉,然后用各种切割设备把飞机切割成长度不超过0.6米的碎片。切割程序完成后,美军还对这些碎片进行清查,以保证整架飞机上没有任何可以再次使用的零配件――这一切都是为了不让F-14的任何部分落入伊朗人手里。
对于航母之类的庞然大物,拆卸费用更是居高不下。据统计,拆解每艘航母的费用大约在6500万~7000万美元之间。如此高昂的拆卸费用,即使财大气粗的美国海军也常觉捉襟见肘。如“珊瑚海”号航母历经7年才最终完成拆解。而这也直接催生出一个巨大的行业――拆船业。
(《广州日报》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