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给我们的官员整体应对媒体的能力打分,恐怕只能打出60分――及格线附近。因为从总体上看,众多中国官员面对媒体时仍以排斥、防范的心理居多。
我曾经对一些官员进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自身素质所及,还是制度要求所限,对中国官员而言,“不发言”、“少发言”可能会更合适。此外,他们正处于一个公民意识日渐增强、媒体舆论日渐活跃的社会环境中,在重压之下,他们更不愿意和媒体、公众加深信息分享了。
从我个人了解的情况看,中国官员们还是在试图改变自己,增强自己应对媒体能力的。比如,各级政府现在很重视培训工作,很重视网络舆情,还很在意能在媒体上把自己的形象表现得更鲜明一些,把自己的观点表现得更委婉一些。
与国外官员相比,我认为双方的差距主要不在技能方面,后者可以通过培训获得。差距主要在观念方面,我们的官员对媒体始终是防范的、消极的、被动的,不懂得用现代的方式善待媒体和运用媒体。不是“把它管住”,就是“随它而去”。但是如何主动地运用传播规律、传播技能来与媒体互动呢?只怕这时就会有警戒的声音响起:言多必失。
然而,“少说话”、“不说话”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态势了。去年,中国人民大学做的舆情监测中,有一点比较突出:老百姓的公民意识在觉醒,而觉醒速度要快于基层官员的执政能力提升和改变的速度。所以,基层官民的对立就比以往任何时期都突出。
我主张要让中国官员都“学会对话”,除了体制改革,还要有培训的辅助。当然,这需要时间,社会对此要有耐心,而我们的官员要有紧迫感。可能现在的差距大家还能接受,但若等到价值观完全冲突时,社会危机便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冲撞出来,那就为时晚矣!
(《国际先驱导报》3.25 邓媛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