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眼中,羊绒只有价格高低,可是她并不清楚,自己的命运正被变化万千的羊绒市场和大草原的生态环境牵系着――因为羊绒大战导致价格下降,致使鄂尔多斯的牧民们开始更多地养羊,但这似乎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过多的放牧,终于让脆弱的草原生态
2008年,被称为“软黄金”的羊绒价格一落千丈。国际市场上的无毛绒(经过产品加工的纯羊绒)价格从2007年70万元人民币/吨,降到了2009年的45万元人民币/吨。而事实上,无论价格在高位还是在低位,羊绒始终没有达到让牧民稳定获利。价格最高的2000年,普通牧民家庭养200只羊,也就毛收入2万元,要想获利更多,只能增加羊的数量。
为了提高产量,从上世纪末开始,鄂尔多斯草原上的牧民纷纷引进东北的厚绒山羊,这种山羊产绒量比本地的阿尔巴斯山羊多出近3倍。但厚绒山羊的品质比阿尔巴斯山羊差很多。量的背后隐藏着质的危机,近年来,当地主管部门和收绒企业都发现,羊绒质量一年不如一年。
除了金融危机和品质问题,牧民目前的困境也有国家政策的因素。据了解,自开展禁牧、休牧、轮牧以来,只有完全禁牧的地区才得到国家的基本生活补偿。因而每年4~6月,大量参与休牧的牧民都要花大价钱购买饲草饲料喂养羊群。“本来草场退化,羊就吃不饱,一年的饲料不断,实在承受不起。”杨凤英说道。
利润愈发微薄的羊绒,使得现在的鄂尔多斯成了重工业的代名词,当地越来越多的大型羊绒企业开始用资源行业的暴利来维持利润微薄的羊绒产业。
与此同时,财富的增长让鄂尔多斯的决策者们胃口也大了起来,以东胜区为例,2012年该区将“消灭”农牧村人口,城镇化达到100%,其他牧区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城镇化,一些人认为,以鄂尔多斯现在的财力,有没有牧民和羊绒产业已无足轻重。
(《中国经营报》4.4 方辉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