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置作文的老师评价说,“从作文看,
可以理解舆论对贪官的痛恨,可以对这种滋生贪腐的体制土壤充满反感,但必须反对“要仇恨就去杀贪官”这种空有一腔道德激情、充满快意恩仇却极其非理性的暴力复仇思维。谁是贪官,谁有资格判断一个人是贪官?即使确定一个人是贪官,也应由法律去惩处,而不是血亲复仇和民间执法。不要以为“要仇恨就去杀贪官”的思维与南平血案凶手郑民生的思维有什么区别,两者是同构同源的。郑民生所信奉的,正是这种仇恨思维。他杀的虽然不是贪官,但发泄的一样是仇恨,主宰他的一样是反社会的仇恨思维。
反思南平血案,应警惕这样的仇恨思维,特别是对孩子们,老师们应引导学生们远离仇恨,要用爱和理性去消弭血案留下的精神阴影。记得美国弗吉尼亚枪杀案发生后,学校举行悼念仪式时,不仅给32个遇难的学生点燃蜡烛,还有第33根蜡烛,那是为自杀的凶手而燃。这根蜡烛,既是充满关怀地也将凶手视为一个受害者,也是为了消弭仇恨。南平血案面前,我们也需要这种消弭仇恨的公共情怀。
(《辽沈晚报》4.1 曹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