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韬光养晦”被西方误读

2010-04-13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自1990年代初提出“韬光养晦”战略后,从对“韬光养晦”这个词的频繁使用中,我们至少可以区分出两种完全不同的涵义:一个是不张扬、自我设限;一个是暗藏不露、蓄势待发。

第一种涵义可视为目前官方的版本。无论是“和平崛起”,还是“和谐世界”,中国致力向外界传达的讯息是:中国将奉行长期的和平目标,

不寻求地区或全球霸权,更无意颠覆现有秩序,中国将以和平合作的方式,促使权力结构的调整与转型。以此竭力消除外部对中国所谓未来野心的疑虑和恐慌。

可惜的是,我们这种不懈的外交宣示努力往往被“韬光养晦”更为直接的第二种涵义所损害,以致造成反向效应。当美国人将其视为一种“试图隐藏自己雄心壮志”的“战略否认和战略欺骗”行为时,中国人很难辩驳得清楚,因为这种解读正是建立在这个词的中文本义及它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智慧的基础之上的。

“韬光养晦”古时一度被作为帝王权术之学,其中对权力不惜一切代价的执著追求,又不免与西方世界骨子里的现实主义阴冷国际政治哲学相互切合。正因为此,高调宣示“韬光养晦”,他们越是容易从这个词出发,将之视为当前实力不济情况下的意图伪装。

由这个词引发的外交困境亟待改变。近些年,中国实力快速崛起,影响力急剧扩散,因此必然导致现有国际体系的内在紧张和权力结构失衡。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尤其需要连贯、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目标和意图,避免外部不必要的误解和误判。

(《廉政?望》2010年第4期上 李因才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