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12月5日晨6时许,上海开往南京的“吉和”号轮船正在长江上逆水航行。甲板上,一个清瘦憔悴的青年男子倚着船舷,一手抓着酒瓶,一手捧着海涅的诗集,一边喝酒,一边读诗。南京已经不远了,一些旅客三三两两地走上甲板
这位男子,就是被鲁迅称为“中国的济慈”的朱湘,他死时年仅29岁。
朱湘自杀的重要原因是长期的经济窘困。他一生中,仅有的一段富足生活是在安徽大学任英文文学系主任的初期,他每月有300元薪水,不仅衣食无忧,而且有闲钱去购买古玩字画。但好景不长,学校不久就开始欠薪,朱湘的高薪成为画饼。他的一个孩子出世不久,就因为没有奶吃而活活饿死。
朱湘的夫人刘霓君与朱湘有着相似的身世,二人是指腹为婚。婚后不久,一封书信引来了霓君的猜忌,两人感情出现了裂痕。虽然留美期间,两人写很多书信倾诉相思之苦,但归国后久别重逢的欢乐并未持续多久。他们时常发生口角,甚至打架。
在从安徽大学辞职后的一年半时间里,朱湘漂泊于长沙、武汉、北平、天津、上海和杭州等地,以卖文为生,不得已时便向旧友们求援和告贷。
朱湘自杀后,闻一多曾在唁函中提到:“子沅(朱湘)的末路实在太惨,谁知道他若继续活着不比死去更痛苦呢!”
在中国新诗诞生初期可圈可点的诗人当中,郭沫若、徐志摩、闻一多和朱湘这四人是并驾齐驱的。就诗的风格而言,郭沫若的诗如不羁的烈火,徐志摩的诗有若璀璨的宝石,朱湘好比无暇的美玉,闻一多则是澎湃的江河。以郭沫若、徐志摩、闻一多三人的成就来说,世人就算不全了解,大多也有所耳闻。而知道朱湘的却几乎是百无一人。生未能逢其时,死又不能传其名,何尝不是最大的悲哀呢?或许这也是诗人苦难的一种余音吧。
(《人民政协报》4.15 许莉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