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球首次核安全峰会落下帷幕,各国承诺,将一起“稳妥”推进,并将在“技术和经济上可行”的情况下推动转用低危险核材料的工作。
然而,一些批评者认为,峰会事实上回避了核扩散这个最棘手的问题。虽然当前全球核弹数量已削减至2.5万~3万枚,但这还相当于全球人均头上顶了3吨多的三硝基甲苯(TNT)炸
“核扩散恐怕很难就此罢休。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核国家的核政策。”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主任朱成虎少将认为,美俄两个超级大国尽管进行了大幅度的核裁减,但只不过是把核弹头裁减下来,把核武器从运载工具上卸下来,储存到仓库里。
美俄在核问题上的“双重标准”是导致核裁军步履维艰的重要原因。美国对朝鲜、伊朗等敌对国家采取了严厉的制裁措施,而默认以色列、印度等国发展核力量。这种“双重标准”容易使非核国家认为核不扩散制度是“富人剥夺穷人”的一项工具。
与之相比,中国为防止全球核扩散所做出的努力正在得到更广泛的赞许。美国前《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首席谈判代表伯特承认:“中国遵循‘最小威慑’的原则,并没有像美俄那样拥有大规模的核武库。”他表示,中国是第一个单方面作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庄严承诺的国家,这是美俄等核大国所不能及的。
(《国际先驱导报》4.16 于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