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现在的童谣为何有点变味

2010-04-22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现在,孩子们唱起的童谣常常是“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此类内容消极的灰色童谣。此类童谣真的不利于儿童成长吗?该如何理解当下童谣面对的现实处境?南京大学传播学教授杜骏飞认为:

灰色童谣有多种不同类型。第一种是抱怨,比如“书包最重的人是我”,这类童谣是孩子内心的一种抗议,能通

过童谣诉苦。第二种是调侃,比如“李白乘舟将欲行,忽听扑通跳水声”。第三种,是一些早熟叛逆的童谣,比如“五年级的流氓一大堆,六年级的情书满天飞”,虽然内容有点极端,但多少带着现实的影子。第四种,如“头顶白菜,腰缠海带,你是衰神二代”,纯属玩笑性质。

真正属于暴力灰色的童谣可能还不到四分之一,它们反映了真实的现实生活和内心情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进入叛逆期,消极词汇是一种流行,不妨理解为心理发展的一部分,是青春潜伏期的正常情况,不见得有心为之。

以前的儿歌都很正统,总是带着理想和纯情。时代不同了,应该有开明的理解。很多幽默儿歌虽然恶搞,但你不得不承认很好笑,这正体现了一种童心和谐趣,也正是儿童和成年人不同的地方。如果我们的儿童没有一点幽默细胞,整天一本正经,满嘴仁义道德,那反而不正常。要反思的不是灰色童谣,而是孩子们周围的环境。

孩子们能从灰色童谣中得到安慰和心灵的依托。毕竟它反映了很多教育现实、社会现实以及儿童生长环境的现实。我们不要动不动给这些童谣贴标签,要基于孩子的真实情境试着去理解,去欣赏他们的创造力和幽默感,或者去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和环境。

青少年有自我学习的能力,以及接近成人心理的内容,他们同样会抨击时弊、抱怨现实,显得不那么天真烂漫。这是儿童发展的另一方面――对社会化的尝试,进行自我消化。

(《解放日报》4.15 龚丹韵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