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3岁、来自广西的香港中文大学女生韦慧滢,在寝室内自杀身亡,遗书中没有披露死亡原因。其死亡原因是感情、物质、还是文化差异?
“绝对佼佼者”自杀
2010年3月15日上午11点多,韦惠滢好朋友林琳(化名)已经两天没有韦惠
据警方测算,韦惠滢的死亡时间是两天前。
2010年的清明节,从内地赴香港中文大学深造的各年级同学,在香港中文大学为韦惠滢举行了小型追思会。
平日里的韦惠滢,在同学眼中是“绝对的佼佼者”。她本科4年的成绩优异,曾两度获得中大逸夫书院优秀学术成绩奖,大四时以一等荣誉学士身份毕业。一等荣誉学士相当于尖子生,当年全院校大概只有四五名。
刘依和韦惠滢都是2005年通过全国高考考取香港中文大学的内地学生,两人都入读商学院。刘依说,当年高考时,韦惠滢的成绩在考源地广西自治区名列前茅,由此她获得香港中文大学提供的连续4年大学生活的全额奖学金。2007年韦惠滢申请到奖学金,前往美国加州当了半年的交换生,并且拿到了海外院校的奖学金。
2009年,韦惠滢又以卓越的成绩申请到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部的研究生。如今,她的硕士课程已经过半,完成论文后即将获得学位。
在韦惠滢生前的好友及老师眼中,她是一个性格开朗而学业优秀的学生。
在韦惠滢出事前一阵,林琳听说韦惠滢和男朋友闹分手。林琳坦言,不知道他们分手的真实原因。韦惠滢是否因为感情受挫而自尽,林琳也不确定。
刘依说,她不是那种脆弱的人。从她优异的成绩上来看,她很有韧劲,认定目标后决不会轻言放弃。韦惠滢在经济系学生会担任干事,还是逸夫书院乒乓球院队的队员。
“物质香港”的诱因
在韦惠滢的网络灵堂里,她的另一位同窗则这样表达了自己的哀思:“理解你,香港毕竟是一个物质的社会。”
对于“物质香港”的看法,刘依则表示认同,她和韦惠滢一样获得奖学金支持,在香港的生活并不是“当初想的那般容易”。刘依说,初到香港时以为每月3000多元奖学金足够用,后来她发现这点钱远远不够,“学校超市里卖的小桶装牛奶都要400块钱,教科书平均两三百块钱一本,香港物价水平至少是北京的两倍。”
“如果参加文娱活动的话,钱更不够用。”刘依说,北京同学会曾经组织他们去K歌房唱歌,她那时才知道,香港的K歌房是按照人头算的,每次活动每人至少100块钱。“因为花费高,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内地生就不参加这类活动,所以有些人会慢慢疏离于圈子之外。”
除了花钱的压力,在商业高度发达的香港,赚钱也是压力。刘依在入读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第二个学期就转读社会学,因为她惊讶地发现,统计学和会计学课程的教授在课堂上也教如何操作使企业利润最大化。“商科每个课程都在讲如何赚钱,毫不遮掩。”
难以融合的“孤寂”
更多的内地在港大学生则表达了他们与香港校园难以融合的孤寂心情。
一位同学到香港后第一次对孤独的深切体会,是在香港中文大学的迎新活动上。她说:“内地新生和香港本地新生一起参加活动,我被分到一个组,只有我是内地生。当时我们要做一个传球的游戏,他们讲规则全部用粤语,我一点也听不懂,感觉自己被排除在外。”
香港中文大学陈先生坦承,内地学生在香港最常遇到的问题是生活及学习上的适应。港校没有班级概念,学生见面不固定,非广东籍学生适应粤语也较为困难。大学70%课程用英语授课,20%用粤语,10%使用普通话。内地生入港校第一学期每周都必修6学时粤语。
刘依说,最容易认识朋友的时候就是初到香港时,但那时候内地学生普遍听不懂粤语,所以我们无法和香港本地生熟悉。等到半年后,大家已经学会粤语了,我们的朋友圈子也固定了,所以内地生的交际圈子几乎还是内地生。
远离家乡的孤寂和对香港文化的不能融入,仿佛在来自内地的男女学生之间增加了磁力,他们很容易被彼此吸引。刘依说,她的同学一半以上都会在校找恋爱对象,除了两位找的是外国朋友,其他全部是找来自内地的学生。“有一个男生在内地和香港高校里同时找了女朋友,香港学校的那名内地女生当时很痛苦,这个事很轰动。”也许,韦惠滢的悲剧里也揉进了感情纠葛的成份。
(《民主与法制时报》5.3 袁婷文)